詩人屈原與“汨羅詩魂”
屈原是戰國末期楚國人,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
那時,華夏大地正處于大一統的前夕,屈原出身貴族,又擅長辭令,因而他早年便深受楚懷王的寵信。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這使楚國出現了富國強兵的局面,楚國威震諸侯。但是由于屈原在內政外交上與楚國的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他招致了一些大臣的嫉妒,后來便遭到奸臣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公元前305年,屈原被逐出郢都。公元前299年,屈原才回到郢都。同年楚國頃襄王即位后繼續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于沅、湘二水之間。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交加,于是自沉汨羅江,獻身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離騷》《天問》《九歌》《九章》《招魂》,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總共23篇。屈原的這些作品體現了他“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的“美政”理想,表達了他革除弊政的進步思想,其最終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國危亡,使楚國走上富強的道路。還表現了他堅持理想的節操、“雖九死而猶未悔”的斗爭精神以及他憂國憂民、愛國愛民和矢志獻身祖國的堅強決心。
屈原雖然遭讒被逐,但他始終以祖國的興亡和人民的疾苦為念;他明明知道忠貞耿直就會招致禍患,卻依然“忍而不能舍也”;他更知道自己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危險,但卻始終不肯離開楚國一步。所有的這一切都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以及他“可與日月爭光”的人格魅力。
屈原作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他那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的高尚品格和寧死不屈的精神,千百年來一直感召著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
屈原沉江之后,被熱愛他的人們尊稱為“汨羅詩魂”。
上一篇:蒼頡造“鬼”字的傳說
下一篇:詩人朱慶馀妙喻得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