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穿胡服
趙武靈王名字叫趙雍,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國王。他敢于破除舊的習俗和民族偏見,學習游牧民族的長處,改穿胡服,大膽采用騎兵作戰,使趙國在軍事上迅速強盛起來,成為戰國后期能夠抵擋秦國勢力的主要力量之一。
當時,趙國處于齊、秦兩大國之間,北面還有中山國為敵,東胡、林胡、樓煩等游牧民族的騎兵也經常侵犯中原。很長時間內,趙國一直被他國欺負。
趙武靈王執政后,立志圖強。為了尋找打敗敵人的對策,他帶領肥義、樓緩幾個大臣到邊關巡視,說:“胡人沒有我們人多,兵器沒有我們的好,武藝也不如我們的將士高強,可為什么我們總打不敗他們呢?”
邊關守將告訴趙武靈王:“胡人身穿短衣,袖口又窄又緊,游牧為生。他們從小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的,騎馬馳騁,來得快,跑得快,非常便利。我們這些身穿寬袍大袖的步兵和笨重的戰車,不是他們的對手。”
在回去的路上,趙武靈王反復琢磨著對付胡人的辦法,他對肥義和樓緩說:“沒有強大的兵力,國家就不能生存。現在趙國四面臨敵,我想出一個對策:讓大家都穿胡人那樣的衣裳,學他們騎兵打仗的本領。你們看行嗎?”
樓緩高興地說:“大王這個辦法好。那樣趙國的兵力就增強了。”趙王還說:“我帶頭穿起胡服給大家做個樣子看看!”肥義、樓緩都會心地笑了。
巡視歸來后的一天,趙武靈王召見大臣。他穿著新制的胡服從容上殿,肥義和樓緩也穿著胡服站立兩旁。大臣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盡管中原人衣袖肥大,行動不便,可古來如此,大臣們都認為很好看。今天,他們看見趙武靈王帶頭穿著胡人的服裝,都覺得看不慣、不舒服。
趙王把自己改穿胡服的想法說了一遍,勸大臣們都改變裝束。大臣們又搖頭又擺手,說不上是哭還是笑。趙王也不勉強他們。他見自己的叔叔公子成沒來,就派人請他帶頭穿胡服。
誰知公子成一聽就火了:“什么?中原自古以來的習俗,誰敢改了,這是忘了祖宗!我可不答應。”
趙武靈王聽說后,就親自到公子成家里找他,對他說:“穿什么衣服不是一成不變的,主要看做事方便不方便。從古到今都是如此。”
“可你要改穿胡人的衣裳啊!別忘了,他們還常來打我們,搶我們的東西呢!”
“我改穿胡服,就是為了這個呀!中山國搶占我們土地,胡人也趁火打劫。可趙國的兵力太弱,無法抵擋,如果我們改穿胡服,行動有多方便!再訓練騎兵和他們作戰,就一定能取勝。難道叔叔您不愿意趙國強盛嗎?”
公子成聽完,連忙跪下磕頭,說:“我真是老糊涂了。你有為國雪恥的雄心,我不該攔著你呀!”說著,公子成接過趙王親手遞過來的胡服,高高興興地穿上了。
第二天,文武大臣見公子成都改裝了,誰也不反對穿胡服了。趙王趁熱打鐵,向全國發出了改穿胡眼的命令。
改穿胡服以后,趙武靈王又立即開始訓練騎兵射箭的軍隊。他身體力行,帶領將士們勤學苦練。
每天早晨,在野外的練兵場上,一隊隊趙國的騎兵身穿胡服,足蹬高統皮靴,腰扎皮帶,搭弓射箭,精神煥發,一個個勇猛無比。
趙武靈王一邊看一邊對肥義說:“中原各國打仗,總是大將站在戰車上指揮,士兵跟在后面跑,遠不如胡人騎馬射箭靈活,一眨眼工夫沖過來了。連殺帶砍,不可阻擋。咱們一定要好好學這個長處啊!”
肥義說:“我們有騎兵了,往后再也不用擔心胡人來犯了!”
趙國漸漸兵強馬壯起來了。趙武靈王多次同大臣們商量,討伐中山國,討回被強占的土地。趙王先率領訓練有素、武藝高強的騎兵打敗林胡,迫使胡王獻出大量馬匹。趙王利用這些馬匹,進一步擴大了騎兵的實力。
一切準備好了,趙武靈王下令討伐中山國。勇猛強悍的趙國騎兵一口氣奪下中山國四座城池,中山國王才慌慌張張地派一支步兵隊伍出來迎戰。
中山軍隊還是老式作戰方法,戰車前面開路,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趙國騎兵一部分在前面進攻,一部分由趙武靈王親自率領,悄悄繞到中山軍隊背后。
趙王大聲喊著:“沖啊!用我們的鐵騎沖擊敵軍!”像一陣狂風呼嘯著卷了過來,中山國軍隊一陣大亂,嚇得連喊帶叫:“神兵下凡了,神兵下凡了!”
這一仗,趙軍繳獲了大批武器和糧食,中山國大傷元氣,再也不敢欺侮趙國了,游牧族也不敢來侵擾趙國邊境了。不到10年,趙國就成為戰國后期的強國之一了。
趙武靈王肯于虛心學習他國長處,富國強兵,壯大自己。人們都稱贊他是一位有膽識有作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上一篇:袁崇煥保國戰沙場
下一篇:鄭和七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