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輕就重,知難而進》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王朗字景興,東??ほ?今山東郯城縣北) 人。因為博通經(jīng)籍,被拜為郎中,任命為菑丘人。他師從太尉楊賜。楊賜逝世后,他拋棄官位為楊賜服喪。后來又被舉薦為孝廉,公府征召,沒有去上任。
徐州刺史陶謙察知王朗所學(xué)堪稱“茂才”,當時漢帝又在長安,關(guān)東刀兵四起,王朗便作了陶謙的治中。他與別駕趙昱等人勸說陶謙道:“《春秋》的古義,想要求得諸侯的封贈,沒有比勤王救駕更好的了。如今天子流亡到了西京長安,您應(yīng)當派遣使節(jié)去西京尋求承應(yīng)王命?!碧罩t于是就派遣趙昱捧著奏章西到長安。天子嘉獎陶謙的心意,拜陶謙為安東將軍,用趙昱為廣陵太守、王朗為會稽太守。
孫策渡江攻打城池到會稽時,王朗的郡功曹虞翻以為從力量上比,不能抗拒孫策,不如暫時避開他。王朗卻認為本身是漢室的官吏,應(yīng)當保守城邑。于是就帶兵與孫策大戰(zhàn)。不幸會戰(zhàn)失敗,王朗就乘船浮海到了東治。孫策見王朗儒雅通文,對他只是質(zhì)問批評,沒有殺害他。王朗雖然屢屢流離遷移,窮困潦倒,朝不保夕、但收容,撫恤親朋故舊,把多余的東西分散給困乏的人,品行節(jié)義很是卓著。
曹操表薦征用了王朗,王朗就從曲阿輾轉(zhuǎn)于江海之中,經(jīng)過一年時間才到達曹操處。曹操當即就拜他為諫議大夫,參贊司空軍事。魏國初建時,王朗又以軍祭酒的身份兼任魏郡太守。后來,又歷遷少府、奉常、大理諸職。王朗處理事務(wù)在于寬恕,對有疑問的罪行往往從輕發(fā)落。他與鐘繇的明察案情、執(zhí)法恰當都很有名,都以善于治理牢獄之事而被世人所著稱。
避輕就重,知難而進,是基于志在必得,這要求智士具備膽略,氣吞山河,置個人安危于度外,委生死存亡于不顧。在認準目標,正確決策的前提下,果斷從事,不折不撓,以求得預(yù)定計劃的成功。
上一篇:《避輕就重:魏第一次討伐公孫淵》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錯失時機:吳將孫儀等人謀殺孫峻》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