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輕就重: 魏第一次討伐公孫淵》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遼東太守公孫淵暗地懷有二心,多次與東吳聯系,明帝曹叡命汝南太守田豫督領青州各路大軍從海道、幽州刺史王雄從陸路同時進軍討伐公孫淵。散騎常侍蔣濟勸諫說:“大凡不是要互相吞并的國家、不侵犯又不叛逆的藩屬,都不宜輕易出兵討伐。討伐他們而不能制服,是迫使他們成為寇賊。所以說: ‘虎狼當路,不治狐貍。’先除掉大害,小害自會消失。如今海邊之地,世世代代聽命于朝廷,每年上計報告人口、賦稅、刑獄等情況,推舉孝廉,不缺賦稅和貢品,朝廷官員議論時都把遼東排在前面。即使一舉出兵就能將其打敗,獲得的民眾也不足以增加國力,獲得的財物也不能使我們富足,倘若失敗,會由此結下怨恨,自毀信譽。”曹叡不接受。田豫等前往征討都徒勞無功,下詔停止用兵。
田豫認為吳國買馬使節周賀等行將返歸,時已冬季,海上風急,肯定畏懼海浪飄搖,而向東沿海岸線航行,必當途經成山,成山又沒有藏船之處,于是就派出部隊把守成山。周賀等返回至成山,果然遇風上岸,田豫率軍襲周賀等,并殺了他。孫權聽說后,才想起虞翻的建議,于是召集虞翻從交州返回。這時虞翻已經去世,只運回靈柩。
蔣濟的外交韜略是: “虎狼當路,不治狐貍。”先除大害,小害自止。遠交近攻,少樹敵對。
上一篇:《避實擊虛:蜀吳猇亭之戰》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避輕就重,知難而進》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