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文化
高山令人仰止,大海使人遐想。齊、魯之間的泰山秀靈挺拔,高聳入云,被人想象成了連接天上和人間的階梯,東方的大海則煙波浩淼,水天相連。海市蜃樓虛幻地出現在大海之上,可望而不可即,人們認為它就是蓬萊仙山,那里聚住著眾多的神仙。
在天與仙的對照下,現世的人是渺小的,即使是人間的帝王,也不得不拜倒在天和仙的腳下。新王朝建立后,如果天下安定,國豐民足,就要向上天報告成功,于是,泰山封禪應運而生。帝王們擁有了權勢,更加留戀人世,既然人們認為成仙可以長生不老。那么,要永享世間的榮華,就要請求神仙的幫助,因此,蓬萊神話也隨之流行。
古代的帝王稱為“天子”,自以為是“天之驕子”,然而,他們面對的畢竟是現實的人世,必須考慮如何使社會有序,如何得到天下的富足安寧。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思想的變遷,封建帝王逐漸淡漠了求仙活動和封禪泰山,而越來越多地把注意力投向適合封建統治的儒家思想。這使孔子的思想備受重視、尊號日隆,封建帝王到曲阜致祭者絡繹不絕,能夠繼承儒家道統的孔子信徒及孔子后裔的地位也不斷提高。
大海求仙和崇拜泰山都與齊文化密切相關,儒家思想則是魯文化的直接產物。自西周以來,任何一個統一王朝都不曾在齊魯之地建都,然而,不論路途怎樣遙遠,歷代都有帝王將相帶著虔誠與崇信,風塵仆仆地來到齊魯大地,封禪、致祭,這不能不說是信仰與政治的結合使齊魯文化產生了巨大的魅力。
上一篇:中州文化
下一篇:巴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