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趣談·唐云
《唐云》:唐云(1910—1993),別號大石、藥城、藥翁,浙江杭州人,當代畫家。長期從事美術教學和中國畫創作以及古畫、文物鑒定工作。歷任上海美專國畫系主任、上海中國畫院代院長及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美協上海分會副主席等。其許多作品在國內外出版和發表,影響很大。繪畫代表作有《向日葵》、《絲瓜絡緯》等。
“大石”印
此印常被唐云鈐在他的繪畫作品上。“大石”得之于抗戰時期。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火燃起,上海已告危急。和上海相隔不遠的杭州也人心惶惶,人們紛紛遷往內地。唐云全家遷到夫人俞亞聲的故鄉富陽大石山鄉下。富陽山清水秀,每當他登上大石山觀看富春江上的風帆,塵世的煩惱隨之拋棄,好像處在世外桃源,故以“大石齋”榜其所居。以后遷往上海,他先后刻了幾方“大石”印,鈐之于他的書畫作品上。
“敝帚”印
此印是唐云的一方閑章,用以自律自勵。關于“敝帚”的出典,唐云說,三國魏曹丕的《典論·論文》里曾引用過當時的俚語“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他把自己的作品喻為“敝帚”,就是說在浩瀚的藝術海洋里,自覺自己的作品是無足輕重的“敝帚”。而另一方面,創作時又兢兢業業,毫不馬虎,因此從藝術創作的“得失寸心知”來說,對它又是自珍、自尊,“千金不易”的。畫家經歷過半個世紀的頑強勞動,飽嘗藝術創作的甘苦,對自己的作品十分珍惜,“敝帚自珍”這是很容易理解的。據說唐老在來楚生的一幅手卷上題過這樣的詩句:“畫筆對君難出手,酒兵輸我破重圍。”他在同輩畫家的作品面前,自謙說只比他豪飲,而畫畫卻“對君難出手”,這是何等虛心的磊落態度。
一個真正的藝術家,若對自己的創作采取實事求是態度,既有“自知之明”,虛懷若谷,自謙自卑的一面;又有自重自尊,下筆千鈞,自視甚高的另一面。有了這種觀點、態度和境界,對自己的創作就能形成一種“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積極力量,不自滿,不停步,精益求精,永遠上進。
大石齋
大石齋
敝帚
唐云繪《山色悠然太古春》,
上鈐“大石堂”押角章
唐云私印
秋藥翁
藥翁
藥翁
唐云繪《荷塘清趣》,上鈐“唐云私印”、“老藥”印
上一篇:閑章趣談·唐云
下一篇:收藏趣談·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