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時察勢·崔浩乘涼,邊將引火
北魏南藩諸將上表報告說:“宋文帝劉義隆嚴整軍隊,有侵犯我黃河以南領地的意思,請求發兵三萬,在其發動進攻之前給予打擊,而且要把黃河以北邊界流民先行剿滅,使其沒有可作向導之人,以防患未然,如此,才足以挫其侵略銳氣,使他不敢貿然深入我境?!笔雷嫣涞弁匕蠣c召集群臣商議對策,無不贊成這個意見,獨司徒崔浩說:“這個辦法不可從。去年,我大破蠕蠕(對柔然之蔑稱),尚未動用全國軍馬,南邊劉宋朝廷震懼不已,時時害怕我輕騎突然殺至,這才使得他們臥不安席,之所以調集軍隊虛張聲勢,實乃是為防備我軍南向,絕不敢先攻我惹來禍患。”他還分析道:“我軍欲南征,此時亦非最好季節。這時候正值盛夏,南方潮濕悶熱,水多、澤多、疾疫多,非行師之時。從作戰敵我形勢看,劉宋軍嚴而有備,必堅城固守。我若發軍攻城,則糧食補給困難;而分兵征討,又難以對付強敵。假設他們真的敢首先攻我,我可待其勞倦,秋涼馬肥之際,到處有新收之糧,我完全能借敵之糧補充軍需,從容地攻擊之,此才是必勝的萬全之計。”拓跋燾聽從了崔浩的建議,然而,南鎮諸將又向朝廷告急說宋軍已打過來,稱自己兵少,請調幽州(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以南戍兵協助防守,并打造船只,嚴陣以待。群臣聞說,十分贊同,拓跋燾也打算派五千騎兵,并派東晉皇族司馬氏去誘降邊民。崔浩當即勸阻道:“此非上策。若對方聽說幽州以南精銳全部向南進伐,又大造舟船于前,輕騎隱伏于后,并推出司馬氏好像欲誅除僭立的劉氏,必然舉國驚駭,因害怕覆滅,必然將精銳全調至北境以備我,重兵壓境,給我形成壓力。他們一旦了解到我軍有聲無實,而自己軍馬結集停當,就會將計就計,攻我黃河沿線領地,大肆凌暴,我守將必無力抵御。而且,若對方有見機行事的高人,善設謀略,趁機深入我境,見我國內空虛,生變不難,定會大舉進攻。因此,我認為想以武力嚇唬劉氏,徒招其速至,非致敵之良計也,此所謂張虛聲而招實害也!”他還從天時、地利、人事等多方面陳述自己的意見,得出的結論是:“三事無一成,自守猶不安,哪能先發而去攻人呢?彼聽我虛聲必嚴陣以待,而我又必然承彼嚴而作相應的布置,增加自己的負擔?!蓖匕蠣c不能違眾意,根據大多數人意見,調兵駐扎南境。果不出崔浩所料,這樣一來,劉宋軍對魏南境的侵擾更加嚴重,加派重兵駐守邊關與魏對峙。(《魏書·崔浩傳》)
上一篇:以夷制夷·以敵攻敵·岳飛招安楊欽平楊么
下一篇:巧立名目·借題發揮·左師觸龍諫趙太后遣長安君入質于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