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趣談·司馬光
《司馬光》:司馬光(1019—1086),宋代歷史學家、書法家。字君實,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寶元進士,官至尚書左仆射。因居淶水鄉,世稱“淶水先生”。神宗時歸洛,居洛陽15年,領銜寫成卷帙浩繁的巨著《資治通鑒》。哲宗時起用為相,八月即逝,贈溫國公,謚文正。善書法,工楷書。矜莊方整,一如其人。曾書寫《大學》、《中庸》等典籍。
含辛茹苦
司馬光是我國宋代著名歷史學家,他一生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從事歷史學研究,用15年時間含辛茹苦地撰寫出了輝煌的歷史巨著《資治通鑒》。這部著作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同時也是難得的書法精品。《資治通鑒》全書294卷,約300萬字,司馬光幾乎全部用秀麗、端莊、工整的小楷精心點校抄寫而成,一字不茍,一筆不茍。這部歷史巨著的書寫非常典型地體現了司馬光書法的風格特點:瘦硬工整,端勁古雅。《資治通鑒》受到時人的重視,它也使司馬光的書法得到較大的推廣。
黃庭堅參加了《資治通鑒》的校訂工作,他是以欣賞的態度來閱讀這部巨著的。看完書稿后,他非常驚異地說道:“司馬溫公,所謂左準繩,右規矩,聲為律而身為度者也。觀其書,猶可想見其風采。余嘗觀溫公 《資治通鑒》 草(稿),雖數百卷,顛倒涂抹,訖無一字作草 (書),其行己之度,蓋如此。”贊譽之情可見一斑。的確,這部巨著的抄錄工作,沒有極厚的書法功底和超人的毅力是完不成的,難怪有人贊揚說: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司馬光這種勤奮認真的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寧州帖》(局部) 宋 司馬光
上一篇:收藏趣談·葉淺予
下一篇:信札趣談·司馬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