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寵姬薄姬》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漢高祖寵姬薄姬》人物故事小傳
薄姬(公元前?—前155年),吳人。秦末,薄姬入魏王魏豹宮中。魏豹為漢所敗,薄姬入織室。漢王劉邦見到薄姬,遂下詔將其納于后宮。后生文帝。劉邦死后,薄姬隨時為代王的文帝到代國,為代太后。文帝即位,尊代太后為皇太后。
〔正 史〕
高祖薄姬,文帝母也。父吳人,秦時與故魏王宗女魏媼通。生薄姬。而薄姬父死山陰,因葬焉。及諸侯畔秦,魏豹立為王,而魏媼內其女於魏宮。許負相薄姬,當生天子。是時項羽方與漢王相距滎陽①,天下未有所定。豹初與漢擊楚,及聞許負言,心喜,因背漢而中立,與楚連和。漢使曹參等虜魏王豹,以其國為郡,而薄姬輸織室②,豹已死,漢王入織室,見薄姬,有詔內③后宮,歲余不得幸。
始姬少時,與管夫人、趙子兒相愛,約曰:“先貴毋相忘!”已而管夫人、趙子兒先幸漢王。漢王四年,坐河南成皋靈臺,此兩美人侍,相與笑薄姬初時約。漢王問其故,兩人俱以實告。漢王心悽然憐薄姬,是日召欲幸之。對曰:“昨暮夢龍據妾胸?!鄙显唬骸笆琴F征④也,吾為汝成之?!彼煨?,有身。歲中生文帝,年八歲立為代王。自有子后,希見。高祖崩,諸幸姬戚夫人之屬,呂后怒,皆幽⑤之不得出宮。而薄姬以希見故,得出從子之代,為代太后。太后弟薄昭從如代。
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大臣議立后,疾外家呂氏強暴,皆稱薄氏仁善,故迎立代王為皇帝,尊太后為皇太后,封弟昭為軹侯。太后母亦前死,葬櫟陽北。乃追尊太后父為靈文侯,會稽郡致園邑三百家,長丞以下使奉守寢廟,上食祠如法,櫟陽亦置靈文夫人園,令如靈文侯園儀。太后蚤失父,其奏太后外家魏氏有力,乃召復魏氏,賞賜各以親疏受之。薄氏侯者一人。
太后后文帝二歲,孝景前二年⑥崩,葬南陵。用呂后不合葬長陵,故特自起陵,近文帝。
《漢書》卷九七
〔注 釋〕
①滎陽:戰略要地,在今河南省滎陽。②織室:西漢時掌管皇室所需絲帛織造的官署,其中有不少宮女從事紡織。③內:即納。④貴征:吉祥而尊貴的征兆。⑤幽:軟禁,⑥孝景前二年:公元前155年。
上一篇:《漢靈帝皇后宋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漢靈帝皇后宋氏》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沈萬裕妻王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沈萬裕妻王氏》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