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蘇北之旅·彭祖井·壽星玉液留神醫醫術絕
彭祖相傳為大彭氏國的始祖,在徐州有很多紀念他的古跡和建筑,原在城西北彭祖宅內的彭祖井便是其中一處。現“彭祖井”碑刻已遷徐州博物館,并在旁新鑿一井以作紀念。
據東漢應劭《風俗通義》等載,彭祖為顓頊的后裔。顓頊的兒子為重黎(又稱祝融,系火神,曾擔任“火正”),重黎的兒子為陸終氏。陸終娶鬼方女,鬼方女懷孕三年而不生,后來啟開其左右脅,生出六子,第三子便是彭祖。彭祖名籛,字鏗,相傳他在唐堯時代因進奉“雉羹”而得到堯的賞識,被封于大彭氏國,故稱彭祖。彭祖是傳說中著名的壽星,《荀子·修身》篇注說他“七百歲”,《神仙傳》說他“七百六十七歲”,到夏、殷時還沒死,并娶妻四十九個,生子五十四人,《列子·力命》說他“八百歲”。
壽星長壽,壽星所飲之井水自也引起后人興趣。唐皇甫冉《詠彭祖井》詩曰:“上公旌節在徐方,舊井莓苔近寢堂。訪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鄉。清虛不共春池競,盥洗偏宜夏日長。聞道延年如玉液,欲將調鼎獻明方。”
另據《水經注》載,彭祖“葬于彭城下”,故彭城有彭祖墓。書中還提到有“彭祖樓”。元代楊少愚《過彭祖墓》詩曰:“七七鸞弦續未休,韶光八百去如流,當時若解神仙術,更許耆齡幾億秋。”現墓已難尋,樓亦無存。
與壽星彭祖相媲美的另一人物,為神醫華佗。城南有華佗紀念墓和華祖廟。
據陳壽《三國志》和范曄《后漢書》等記載,華佗(?—208),字元化,東漢末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他醫學知識淵博,精通內科、婦產科、小兒科和針灸,尤擅外科,能用麻醉藥為病人施行剖腹手術,是世界上最早應用全身麻醉的人,有很多關于他診病的傳說。一次,有兩個鬧頭疼發熱的病人找華佗看病,華佗給一個開了瀉藥,一個開了發汗藥。有人問為什么,華佗說:“前一個病在內部,該服瀉藥,后一個受點外感,應發發汗。”后來兩人按方抓藥,果然都好了。還有一太守生病,華佗診治后,心中有數,故意向他索取很高的診費,卻不認真開方,過了幾天竟留下一封信痛罵他一頓,不告而別。太守大怒,派人追捕華佗。家人追而無獲,太守更怒氣沖天,誰知一氣之下,嘔出幾口黑血,病就好了。后來,華佗的同鄉曹操患頭風病,請華佗扎了幾針,頭痛遂止。曹操把他留下來做隨從醫官,專為他治病。華佗不愿一直呆在曹操身邊,借口妻子有病,回家長期不歸。曹操大怒,派人把華佗抓來關進監獄,最后將他處死。
江蘇徐州彭祖雕像
相傳,華佗被捕離家時,還隨身帶著一部根據自己多年經驗寫成的醫書。臨刑前一天,他請獄吏保存這部書,那獄吏卻怕曹操追究而不肯保管。華佗嘆了口氣,要來火種,將醫書燒毀。一代神醫的寶典就此失傳。
華佗死后,不知葬于何處。因華佗生前常來徐州游學、行醫,當地人民傳說他就葬在徐州。徐州華佗墓建于何時也難考。據《道光徐州府志》載:“明成祖永樂初,徐州知州楊節仲修山川壇,掘地得一首骨,疑為佗首,加土瘞之,題其碣。”此墓當不是徐州最早的華佗墓,但說明至少此時便有華佗墓了。現墓仍存,有石碑上書“東漢神醫華祖之墓”及“雍正三年……”字樣,墓北有華祖廟。
上一篇:悠悠吳越曲·蘇州之旅·西園寺·寺園名剎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洞庭湖之旅·天問臺·屈子行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