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滇黔韻·麗江之旅·玉龍山·積玉堆瓊盤地摩天
橫斷山脈之南,金沙江東岸,巍然矗立著一座冰雕玉塑般的雪山——麗江玉龍雪山。全山十三峰,似一排玉筍立地插天,遠遠望去,又如一條矯健的玉龍蜿蜒碧空,騰躍在錦繡大地上。云纏霧繞時,它乍隱乍現,“猶抱琵琶半遮面”;晴空萬里時,它群峰明澈,閃爍著晶瑩的銀光。遠處,哈巴雪山遙遙相對。玉龍雪山與哈巴雪山間,金沙江穿峽而過,形成著名的虎跳峽。峽長約16公里,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有十八個險灘,兩岸巉巖怪石佇立,峽里水流湍急,白浪翻滾,濤聲如雷,震撼人心。有許多巨石橫臥江流,暗伏江心,水流撞在巨石上,濺起幾米高的浪花。下虎跳有蹲在急流中的“虎跳石”,相傳一只猛虎曾在石上一躍而過,跳到對岸,虎跳峽由此而得名。
玉龍山以它奇麗多姿的山色吸引著古今文人墨客,使他們文思噴發,靈感紛至,寫下一篇篇詩文。元代詩人李京寫詩贊道:“麗江雪山天下絕,積玉堆瓊幾千疊,足盤厚地背摩天,衡華真成兩丘垤。”玉龍雪山海拔5596米,而南岳衡山海拔僅1290米,西岳華山海拔也只有2200米,怪不得與玉龍雪山相比兩山“真成兩丘垤”了。此詩還把玉龍山四季積雪、盤地摩天的情景勾勒得活靈活現。明代徐霞客敘述了他觀賞玉龍山的所見所感:遠遠望去,“雪山一指,豎立天外,若隱若現”。近前,“見玉龍獨掛山前,漾蕩眾壑,領挈諸勝”。也形象逼真地描繪了玉龍山的雄姿。這一帶納西族先民還創造了許多關于玉龍雪山、哈巴雪山和金沙江的傳說。
相傳,遠古時代,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是一對孿生兄弟。他們從小失去父母,相依為命,辛勤耕作,并在金沙江邊淘金賴以糊口度日。有一年,一個魔王霸占了金沙江,不準兄弟倆來淘金。于是兄弟倆一個背著十三把寶劍,一個佩著長刀,找魔王決戰。雙方戰了三天三夜,最后,兄弟倆終于用自己的犧牲,治服了魔王:哥哥力氣用盡,躺倒在地,汗水變成長流在玉龍山的白水和黑水;弟弟的頭被魔王砍掉了,所以哈巴雪山至今也沒有“頭”。玉龍哥哥的十三把寶劍也砍缺了。他為防止妖魔再次作怪,就把這十三把寶劍插在金沙江邊,化成了現在的玉龍雪山十三峰。
最有意思的,還是關于玉龍老人與金沙姑娘的傳說。古時,有一個金沙姑娘,要嫁給東海王子為妻。她唱著歌,往東海方向奔去。此事給云南的玉龍老人知道了,他想趁金沙姑娘途經云南時搶過來給自己的傻兒子哈巴做媳婦,于是就守在路上。金沙姑娘早就猜到玉龍老人的心思,到了云南就壓低了歌喉,放輕了腳步,玉龍老人睜大眼睛等了十天十夜,沒有發現什么動靜,累極而睡。金沙姑娘趕緊邁開大步,從玉龍老人的腳邊飛越而去。玉龍老人醒后,感到對不起自己的兒子,就拉來白云遮住自己的臉,他的兒子哈巴卻仍然傻乎乎地站著。
又相傳,古時候怒江、瀾滄江、金沙江是三姐妹,她們商量好要去東海龍王家里玩耍。可路上的玉龍山老人卻借口她們的父親事先沒打招呼,攔住不讓往東走。大姐怒江最老實,憋著一肚子怒氣往南去了。二姐瀾滄江最勇敢,就鼓足勁向東沖,誰知連沖幾百下也沖不開玉龍山的身軀,只得也往南流。三妹金沙江接受了大姐、二姐的教訓,不屈服也不蠻干。她靈機一動,連叫“二姐”,玉龍老人以為她也要往南與瀾滄江匯合,想把她們隔開,就抬起一只腳擋在了瀾滄江身后。沒想到,金沙江乘機把身子一扭,從玉龍老人的腳彎溜過,歡笑著往東海去了。
上一篇:赫赫三秦魂·西安之旅·大小雁塔·秀麗玲瓏“嬌夫人”
下一篇:沉沉帝王夢·京郊之旅·大覺寺·空空大覺中含虛寂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