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豪格》人物故事小傳
豪格(公元?—1648年),愛新覺羅氏,清太宗皇太極長子,肅親王。初從征蒙古察哈爾等部,以功封貝勒。天聰年間,屢敗明軍于山海關(guān)外,以功進肅親王,掌戶部事。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從征錦州、朝鮮有功。三年,率軍攻明錦州失利,詔降郡王,后以攻明有功復(fù)親王。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從多爾袞入關(guān),與多爾袞產(chǎn)生矛盾。三年,任靖遠大將軍,率軍平定陜西、四川,射殺張獻忠。五年二月,還師京城,因與多爾袞有矛盾,被誣削爵下獄而死。福臨親政,恢復(fù)爵位。
〔正 史〕
肅武親王豪格,太宗①第一子。初從征蒙古董夔、察哈爾、鄂爾多斯諸部,有功,授貝勒。天命十一年②,偕貝勒代善等征扎嚕特部,斬其貝勒鄂其圖。天聰元年③,敗明兵于錦州,復(fù)率偏師衛(wèi)塔山糧運。二年,偕濟爾哈郎討蒙古固特塔布囊,誅之,收其眾。三年十月,偕貝勒莽古爾泰等視通州渡口,師薄明都,豪格迎擊寧、錦援兵于廣渠門外,敵伏于右,豪格以所部當之,沖擊至城壕,明兵大潰,偕岳托、薩哈璘圍永平,克香河。六年,從伐察哈爾,移師入明邊,略歸化諸路。六月,進和碩貝勒。
七年,詔問征明與朝鮮、察哈爾三者何先,疏言:“征明,如徒得錦州,余堅壁不下,曠日持久,恐老我?guī)煛R讼の冶娂斑呁庑屡f蒙古從舊道入,諭各屯寨,以我欲和而彼君不答,彼將自怨其主。再用更番法,俟馬肥,益以漢兵巨炮,一出寧遠,一出舊道,夾攻山海關(guān),不得,則屯兵招諭流賊,駐師通州,待其懈而擊之。朝鮮、察哈爾且緩圖焉。”八月,略山海關(guān)。八年,從上自宣府趨朔州。豪格偕揚古利毀邊墻,分兵自尚方堡入,略朔州及五臺山,從上視大同,擊敗明援兵。
九年,偕多爾袞等收察哈爾林丹汗子額哲,抵托里圖,定盟。還抵歸化城,復(fù)略山西邊郡,毀寧武關(guān),入代州、忻州。崇德元年④四月,進封肅親王,掌戶部事。尋坐黨岳托漏上言有怨心,降貝勒,解任,罰銀千。旋偕多爾袞攻錦州,仍攝戶部。又從征朝鮮,偕多爾袞別自寬甸入長山口,克昌州,敗安州、黃州兵于寧邊城下。復(fù)遣將敗其援兵,次宣屯村,村民言:“黃州守將聞國王被圍,遣兵萬五千往援,行三日矣。”我軍疾馳一晝夜,追及于陶山,擊敗之。九月,坐固山額真鄂莫克圖欲脅取蒙古臺吉博洛女媚事豪格,豪格不治其罪,罷部任,罰銀千。
三年九月,伐明,自董家口毀邊墻入,敗明兵于豐潤。遂下山東,降高唐,略地至曹州,還下東光。又遣騎二千破明兵,克獻縣。四年四月,師還,賜馬二、銀萬,復(fù)攝戶部,復(fù)原封。又偕多鐸敗寧遠兵,斬明將金國鳳。五年六月,偕多爾袞屯田義州,刈錦州禾,克臺九、小凌河西臺二。明兵夜出襲鑲藍旗營,擊敗之。又擊洪承疇杏山,偕多爾袞圍錦州。坐離城遠駐,復(fù)遣兵還家,降郡王。六年,再圍錦州,擊松山及山海關(guān)援兵,皆敗之,獲馬五百余。
承疇將兵十三萬援錦州,破其壘三。上至軍,將駐高橋,豪格等恐敵約軍夾攻,請改屯松山、杏山間。七年,松山明將夏承德密遣人請降,以其子舒為質(zhì),豪格遣左右翼夜梯城入,八旗兵繼之,旦,克松山,獲承疇及巡撫邱民仰等,斬官百余、兵千六十有奇。進駐杏山,復(fù)偕濟爾哈朗克塔山。敘功,復(fù)原封,賜鞍馬一、蟒緞百。
順治元年⑤四月,以語侵睿親王多爾袞,為固山額真何洛會所訐,坐削爵。十月,大封諸王,念豪格從定中原有功,仍復(fù)原封。其年冬,定濟寧滿家洞土寇,堙山洞二百五十一。
三年,命為靖遠大將軍,偕衍禧郡王羅洛渾、貝勒尼堪等西征。師次西安,遣尚書星訥等破敵邠州,別遣固山額真都類攻慶陽。時賀珍、二只虎、孫守法據(jù)漢中、興安,武大定、高如礪、蔣登雷、石國璽、王可成、周克德?lián)湛h、滁州。師自西安分兵進擊,登雷、國璽、可成、克德俱降,余潰走,下所陷城邑。陜西平。十一月,入四川,張獻忠據(jù)西充,遣巴牙喇昂邦鰲拜先發(fā),師繼進,抵西充,大破之,豪格親射獻忠,殪,平其壘百三十余所,斬首數(shù)萬級。捷聞,上嘉獎。四年八月,遵義、夔州、茂州、榮昌、隆昌、富順、內(nèi)江、寶陽諸郡縣悉定。四川平。五年二月,師還,上御太和殿宴勞。睿親王多爾袞與豪格有夙隙,坐豪格徇隱部將冒功及擢用罪人揚善第吉賽,系豪格于獄。三月,死。
睿親王納豪格福晉,嘗召其子富綬至邸校射。何洛會語人曰:“見此鬼魅,令人心悸,何不除之?”錫翰以告,睿親王曰:“何洛會意,固爾不知我愛彼也。”由是得全。八年正月,上親政,雪豪格枉,復(fù)封和碩肅親王,立碑表之。十三年,追謚。親王得謚自豪格始。以謚系封號上,曰武肅親王。乾隆四十三年⑥,配享太廟。
《清史稿》卷二一九
[注 釋]
①太宗:即皇太極,公元1627—1643年在位。②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天命,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年號。③天聰元年:公元1627年。天聰,清太宗皇太極的年號。④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崇德,清太宗皇太極的第二個年號。⑤順治元年:公元1647年。⑥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
上一篇:《謝道韞》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謝道韞》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賀知章》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賀知章》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