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假亂真·烽火示警,以假亂真
隋開皇十九年(599),突厥大可汗雍閭大造攻城器具,準備攻打隋朝的大同城(在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東北)。隋朝事先從染干那里得知這一密謀,一反以前的被動防御方式,由漢王楊諒掛帥,統領六路總管,分道出塞,大舉討伐雍閭。雍間斷定又是染干從中搗鬼,于是老羞成怒,紆尊降貴與達頭再結同盟,聯合起來掩襲染干。雙方在長城腳下浴血大戰,染干敗得一塌糊涂,兄弟子侄死傷殆盡,部落成員也紛紛逃散,染干僅僅帶得五名騎士與長孫晟殺出重圍,在重重夜色掩護下向南逃奔。天亮以后,總算沿途又遇到數百名部下,染干與這些人計議說:“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入朝覲見大隋天子,從身份來說是很不光彩的敗軍之將,就名實而言也就與降人無異,難道還能奢望得到天子的優寵禮遇嗎?這種選擇顯然丟丑的風險極大,不可冒昧。玷厥這次雖也參與了圍攻我們的軍事行動,但我與他遠日無仇,近日無冤,假如我去投奔他,料想還可得到他的幫助。”長孫晟一看染干居然想別尋出路,假如讓他如愿,自己的一番心血豈非白費了?無論如何還是要讓他人朝見帝!長孫晟心念急轉,立即秘密地吩咐從人火速趕往伏遠鎮,要守軍馬上點燃烽火。染干不明就里,問長孫晟四烽俱發意味著什么.長孫晟騙他說:“城高視野開闊,從很遠的地方就能偵察到賊人的蹤跡,所以一般在城上點烽火報警。我朝慣例,若見賊少只點兩處烽火,來敵眾多點三處烽火,如果是賊人大舉逼近則點燃四處烽火,表示來賊數量巨大且距離又近,須特別加意布防。”染干被長孫晟的鬼話唬得臉色大變,忙對其部下說:“追兵已經逼近,速速進城為要!”說完率先策馬朝伏遠鎮奔去。長孫晟心里暗笑,人鎮以后稍事休息,即親自引領染干快馬加鞭趕回京城,交卸使命。長孫晟見機生智,巧賺染干的故事,一時傳為朝野佳話。(《隋書·長孫晟傳》)
上一篇:分兵合擊·燒糧草楚州解圍,移重兵淮西安定
下一篇:巧立名目·借題發揮·燕易王重新啟用蘇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