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折廷爭,剛斷明正》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明帝曹叡即皇位后,陳矯進爵東鄉侯,食邑六百戶。曹叡車駕曾經突然來到尚書臺門,陳矯跪著問道:“陛下要到哪里去?”曹叡說:“我要考查一下你這里的公文。”陳矯說:“這本是我的職責,不是陛下所應該親臨處理的。如果我不稱職,那就請給我罷官撤職。陛下應該回去。”曹叡感到慚愧,轉車返回去了。曹叡對國家前途感到擔憂,有一次問陳矯,司馬懿忠誠正直,可不可以稱得上社稷之臣。陳矯直言以告:“司馬懿可以說是朝廷之望,至于他是不是社稷之臣,則我不知道。”明確表示對司馬氏的懷疑。他就是如此的誠實、正直。
加領侍中、光祿大夫,提升為司徒。景初元年(公元237年)逝世,謚號為貞侯。
兒子陳本為繼承人,前后擔任過郡太守、九卿。陳本在其任職之處能抓要領、管大事,能使他的下屬各盡其力。他具有管理、駕馭之才,不親自處理瑣事。他不讀法律而得到廷尉的稱號,比擔任過廷尉的司馬岐等人要強,并精通文理。升任鎮北將軍,持皇帝符節統率河北各軍。他逝世后,兒子陳粲為繼承人。陳本的弟弟陳騫,咸熙年間(公元264~265年)任車騎將軍。
原先陳矯擔任郡功曹時,受太守派遣經過泰山。泰山太守東郡人薛悌認為他不同一般,與他結過好友。薛悌對陳矯開玩笑說:“憑郡吏的身份結交二千石的大官,鄰國之主屈尊與陪臣交游,不也可以嗎?”薛悌后來擔任魏郡太守以及尚書令,都是接替陳矯的職務。
上一篇:《呂布失和》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面折廷爭,心在利民》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