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元禮妻李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盧元禮妻李氏》人物故事小傳
李氏,北魏趙郡柏仁縣(今河北隆堯縣)人。史書上稱她“性至孝”。父親病死,數次哭得昏死過去。出嫁之后,因想念母親,三天兩頭病病殃殃,但一回家省親就好了。后來聽到母親去世的消息,馬上就痛哭而昏迷了一個晚上,6天不進飲食。終于在奔喪之后死去。孝順父母孝順到動輒昏死,疾病纏身,還能用什么去讓父母快樂和幸福?只能說是心理不健全。可笑封建禮教衛道士們還稱她是貞孝可為后世女師法者。
〔正 史〕
貞孝女宗①者,趙郡柏仁②人,趙郡太守李叔胤之女,范陽③盧元禮之妻。性至孝,聞于州里。父卒,號慟幾絕④者數四,賴⑤母崔氏慰勉之,得全⑥。三年之中,形骸銷瘠⑦,非人扶不起。及歸夫氏⑧,與母分隔,便飲食日損⑨,涕泣不絕,日就羸篤(10)。盧氏合家慰喻,不解,乃遣歸寧。還家乃復故,如此者八九焉。后元禮卒,李追亡撫存,禮無違者,事姑以孝謹著。母崔,以神龜元年(11)終于洛陽,兇問(12)初到,舉聲慟絕,一宿乃蘇,水漿(13)不入口者六日。其姑慮其不濟,親送奔喪。而氣力危殆(14),自范陽向洛,八旬方達,攀櫬號踴(15),遂卒。有司以狀聞。詔曰:“孔子稱毀不滅性(16),蓋為其廢養絕類(17)也。李既非嫡子(18),而孝不勝(19)哀,雖乖俯就(20),而志厲義遠(21),若不加旌異,則無以勸引澆浮(22)。可追號曰‘貞孝女宗’,易(23)其里為孝德里,標李盧二門,以惇風俗(24)。”
《魏書·列女傳》卷九二
[注 釋]
①貞孝女宗:貞孝可為后世女師法者。②趙郡柏仁:東漢建安年間改趙國置。北魏移治平棘縣(今河北趙縣)。柏仁:縣名。東魏改柏人縣置,治所即今河北隆堯縣西堯城。③范陽:郡名。三國魏時改涿郡置,治所在今河北涿縣。④幾絕:幾乎。絕:昏死。⑤賴:依賴。⑥全:保全。⑦銷瘠(ji):消瘦。銷,同“消”。⑧夫氏:古時女子出嫁后,須從丈夫之姓氏,故稱夫家為夫氏。⑨損:減。⑩就羸篤:漸漸地。羸:瘦弱。篤:嚴重。(11)神龜元年:公元518年。神龜為北魏孝明帝年號。(12)兇問:死訊,噩耗。(13)水漿:指流質食物。(14)危殆:猶危險。(15)櫬(chen):指棺材。踴:往上跳。(16)孔子稱毀不滅性:見《孔子家語·卷六·本命解》。毀不滅性,謂遭父母之喪,雖哀毀而不得過度,以至于殞滅生命。養(yang):奉養父母。(17)類:猶種族。(18)嫡子:正妻所生之長子或兒子。(19)不勝:不能承受,禁不起。(20)乖俯就:違反。俯就:猶遷就。(21)厲:通“勵”。謂使人振奮。遠:深遠。(22)旌異:猶表彰特殊。勸引:勸喻引導。澆浮:指浮薄不忠厚的人。(23)易:易名。(24)標:以……為模范。惇(dun):使……淳厚。
上一篇:《北齊神武帝皇后婁昭君》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北齊神武帝皇后婁昭君》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盧悚》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盧悚》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