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陸游》人物故事小傳
陸游(公元1125—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宋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幼年時期,隨家人逃難,以躲避金兵的侵掠。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應進士試,被置前列。因名居秦檜孫秦塤之前,又喜論恢復之事,竟遭黜落。檜死,出任福州寧德主簿。后繼任鎮江、夔州通判。又任江西常平提舉、嚴州知府等。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故鄉20年。
陸游是南宋前期的著名詩人,所作不僅數量頗多,而且內容也非常豐富,比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那個動蕩時代的社會現實,堪稱一代詩史。其中,抒發報國壯志,譴責妥協投降,表現時代悲憤,揭示民生疾苦的篇章,風格雄健豪放,在思想和藝術上都有很高成就。寫景狀物的詩歌也真切自然。詞與散文也頗有造詣。其詞或悲壯蒼涼,或清麗纏綿,風格多樣化。其散文師法曾鞏,語言洗煉,結構整飭,所作題跋尤為精悍。著有《劍南詩稿》、《放翁詞》、《渭南文集》。
〔正 史〕
陸游字務觀,越州山陰人。年十二,能詩文,蔭①補登仕郎。鎖廳②薦送第一,秦檜孫塤適居其次,檜怒,至罪主司。明年,試禮部,主司復置游前列,檜顯黜之,由是為所嫉。檜死,始赴福州寧德簿。以薦者除敕令所刪定官。
時楊存中久掌禁旅,游力陳非便。上嘉其言,遂罷存中。中貴人有市③北方珍玩以進者,游奏:“陛下以‘損’名齋,自經籍翰墨外,屏而不御④。小臣不體圣意,輒私買珍玩,虧損圣恩。乞嚴行禁絕。”
應詔言:“非宗室外家,雖實有勛勞,毋得輒加王爵。頃者有以師傅而領殿前都指揮使,復又以太尉而領閣門事,瀆亂名器,乞加訂正。”遷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
孝宗即位,遷樞密院編修官,兼編類圣政所檢討官。史浩、黃祖舜薦游善詞章,諳⑤典故,召見,上曰:“游力學有聞,言論剴切。”遂賜進士出身。入對,言:“陛下初即位,乃信詔令以示人之時,而官吏將帥一切玩習,宜取其尤沮格者,與眾棄之。”
和議將成,游又以書白二府曰⑥:“江左自吳以來,未有舍建康他都者。駐驊臨安出于權宜⑦,形勢不固⑧,饋餉不便,海道逼近,凜然意外之憂。一和之后,盟誓已立,動有拘礙。今當與之約,建康、臨安皆系駐驊之地。北使朝聘,或就建康,或就臨安。如此,則我得以暇時建都立國,彼不我疑。”
時龍大淵、曾覿用事。游為樞密臣張燾言:“覿、大淵招權植黨,熒惑圣聽,公及今不言,異日將不可去。”燾遽以聞,上詰語所自來,燾以游對。上怒,出通判建康府。尋易隆興府,言者論游交結臺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免歸。久之,通判夔州。
王炎宣撫川、陜,避為干辦公事。游為炎陳進取之策,以為經略中原⑨,必自長安始,取長安必自隴右始。當積粟練兵,有釁則攻,無則守。吳璘子挺代掌兵,頗驕恣,傾財結士,屢以過誤殺人,炎莫誰何⑩。游請以玠子拱代挺。炎曰:“拱怯而寡謀,遇敵必敗。”游曰:“使挺遇敵(11),安(12)保其不敗。就命有功,愈不可駕馭。”及挺子曦僭叛,游言始驗。
范成大帥蜀,游為參議官,以文字交,不拘禮法,人譏其頹放,因自號放翁。后累遷江西常平提舉。江西水災,奏撥義倉振濟,檄(13)諸郡發粟以予民。召還,給事中趙汝愚駁之,遂與祠。起知嚴州,過闕,陛辭,上諭曰:“嚴陵山水勝處,職事之暇,可以賦詠自適。”再召入見,上曰:“卿筆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除軍器少監。
紹熙元年,遷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嘉泰二年,以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及《三朝史》未就,詔游權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免奉朝請。尋兼秘書監。三年,書成,遂升寶章閣待制,致仕。
游才氣超逸,尤長于詩。晚年再出,為韓侂胄撰《南園閱古泉記》,見譏清議。朱熹嘗言“其能太高,跡太近,恐為有力者所牽挽,不得全其晚節。”蓋有先見之明焉。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宋史·陸游傳》卷三九五
[注 釋]
①蔭:古代官員的子弟以先代官爵而受封。②鎖廳:即“鎖廳試”。宋時現任官員參加貢舉考試,鎖其官廳而出,故名。③中貴人:禁中貴人,指宮中顯貴的宦官;市:買。④屏:棄;御:服用。⑤諳:熟悉。⑥白:告訴,建議;二府:指西府樞密院和東府中書省。為最高國務機關。⑦駐驊:帝王出行,途中停留暫住;權宜:權宜之計。⑧形勢不固:地勢不堅固,無險可守。⑨經略中原:收復中原。經略,策劃處理。⑩莫誰何:沒有處理什么人。(11)使:假使。(12)安:如何。(13)檄:發檄。檄,官府用以曉喻的文書。
[相關史料]
太傅①性質直,昔為館職時,嘗因奏事極言治亂,舉笏指御榻曰:“天下奸雄,睥睨②此座者多矣,陛下須好作③,乃可長保。”明日,仁祖④以其語告大臣曰:“陸軫淳直如此!”
《宋人軼事匯編·家世舊聞》卷一七
陸務觀作書巢以自處,飲食起居,疾疴呻吟,未嘗不與書俱。每至欲起,書圍繞左右,如積槁枝,至不得行。時引客觀之,客不能入,既入不能出。相與大笑,遂名曰:書巢。
《宋人軼事匯編·史余萃覽》卷一七
孝宗一日御華文閣,問周益公曰:“今代詩人亦有如唐李白者乎?”益公以放翁對。由是人競呼為“小李白”。
《宋人軼事匯編·劍南集題跋》卷一七
放翁娶唐氏,于其母夫人為姑侄。伉儷相得,而弗獲于姑。既出而未忍絕之,則為之別館,時時往焉。其姑知而掩之。雖先知挈去,然事不能隱,竟絕之。唐后改適⑤宗子士程,嘗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跡寺南之沈氏園。唐以語趙,遣致酒肴。陸悵然久之,為賦《釵頭鳳》一詞題壁間云:“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⑥絞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時紹興乙亥歲也⑦。未久,唐氏死。紹熙壬子⑧,有詩序云:“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詞壁間,偶復一到,園已三易主,讀之悵然。”詩云:“楓葉初丹槲⑨葉黃,河陽⑩愁鬢怯新霜。林亭舊感空懷首,泉路憑誰說斷腸。壞壁醉題塵漠漠,斷云幽夢事茫茫。年來妄念消除盡,回向蒲龕一炷香。”翁居鑒湖之三山,晚歲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又賦二絕云:“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此身行化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11)。”“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無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見驚鴻(12)照影來。”蓋慶元己未(13)也。開禧乙丑(14),歲暮,夜夢游沈氏園,又作二絕云:“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醮寺前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宋人軼事匯編·齊東野語》卷一七
放翁出妻姓唐名婉,和(15)放翁《釵頭鳳》詞,見《御選歷代詩余》及《林下詞選》。詞云:“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長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16),怕人尋問,咽淚妝(17)歡。瞞,瞞,瞞。”
《宋人軼事匯編·香東漫筆》卷一七
〔注 釋〕
①太傅:指陸游祖父陸軫,仁宗時官太傅。②睥睨:窺伺。③作:作為。④仁祖:宋仁宗。⑤改適:改嫁。⑥浥:濕潤。⑦紹興乙亥歲: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時陸游31歲。⑧紹熙壬子:宋光宗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時陸游68歲。⑨槲(hu):木名。實圓,味劣,可入藥。⑩河陽:今云南澄江。(11)泫然:水滴下落的樣子。這里指淚垂。(12)驚鴻:比喻美人的體態輕盈。三國魏·曹植《洛神賦》:“翩若驚鴻。”后也作美人的代稱。(13)慶元已未:宋寧宗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時陸已75歲。(14)開禧乙丑:宋寧宗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時陸年81歲。(15)和:唱和。(16)闌珊:衰殘。(17)妝:裝。
上一篇:《阿濟格》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阿濟格》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陳化成》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陳化成》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