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朵兒只》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楊朵兒只》人物故事小傳
楊朵兒只(公元1279—1320年),河西寧夏人。初侍元仁宗于藩邸。武宗時為家令丞。仁宗即位,拜禮部尚書。歷任宣徽副使、侍御史、御史中丞。與諸御史劾罷鐵木迭兒。仁宗死,鐵木迭兒復相。以違太后旨罪,被處死。泰定帝時翻案。
〔正史〕
楊朵兒只,河西寧夏人。少孤,與其兄皆幼,即知自立,語言儀度如成人。事仁宗于藩邸,甚見倚重。大德丁未,從遷懷孟。仁宗聞朝廷有變,將北還,命朵兒只與李孟先之京師,與有丞相哈剌哈孫定議,迎武宗于北藩。仁宗還京師,朵兒只譏察禁衛,密致警備,仁宗嘉賴焉,親解所服帶以賜。既佐定內難,仁宗居東宮,論功以為太中大夫、家令丞。日夕侍側,雖休沐,不至家,眾敬憚之。會兄卒,涕泣不勝哀,仁宗憐之,存問優厚。事寡嫂有禮,待兄子不異己子,家人化之。進正奉大夫、延慶使。武宗聞其賢,召見之。仁宗曰:“此人誠可任大事,然剛直寡合。”武宗顧視之,曰:“然。”
仁宗始總大政,執誤國者,將盡按誅之。朵兒只曰:“為政而尚殺,非帝王治也。”帝感其言,特誅其尤者,民大悅服。帝他日與中書平章李孟論元從人材,孟以朵兒只為第一,帝然之,拜禮部尚書。初,尚書省改作至大銀鈔,視中統一當其二十五,又鑄銅為至大錢,至是議罷之。朵兒只曰:“法有便否,不當視立法之人為廢置。銀鈔固當廢,銅錢與楮幣相權而用之,昔之道也。國無棄寶,民無失利,錢未可遽廢也。”言雖不盡用,時論是之。遷宣徽副使,御史請遷為臺官,帝以宣徽膳用,素不會計,特以委之,未之許也。
有言近臣受賄者,帝怒其非所當言,將誅之,時張珪為御史中丞,叩頭諫,不聽。朵兒只言于帝曰:“誅告者,失刑;違諫者,失誼。世無諍臣久矣,張珪,真中丞也!”帝喜,竟用珪言,拜朵兒只為侍御史。帝宴閑時,群臣侍坐者,或言笑逾度,帝見其正色,為之改容。有犯法者,雖貴幸無所容貸。怨者因共譖之,帝知之深,譖不得行。拜資德大夫、御史中丞。中書平章政事張閭以妻病,謁告歸江南,奪民河渡地。朵兒只以失大體,劾罷之。江東、西奉使斡來不稱職,權臣匿其奸,冀不問。朵兒只劾崦杖之,斡來愧死。
御史納璘言事忤旨,帝怒叵測,朵兒只救之,一日至八九奏,曰:“臣非愛納璘,誠不愿陛下有殺御史之名。”帝曰:“為卿,宥之,可左遷為昌平令。”昌平,畿內劇縣,欲以是困納璘。朵兒只又言曰:“以御史宰京邑,無不可者。但以言事而得左遷,恐后之來者,用是為戒,不肯復言矣。”帝不允。后數日,帝讀貞觀政要,朵兒只待側,帝顧謂曰:“魏征古之遣直也,朕安得用之?”對曰:“直由太宗,太宗不聽,征雖直,將焉用之!”帝笑曰:“卿意在納璘耶?當赦之,以成爾直名也。”
有上書論朝政闕失,面觸宰相,宰相怒,將取旨殺之。朵兒只曰:“詔書云:言雖不當,無罪。今若此,何以示信天下!果誅之,臣亦負其職矣。”帝悟,釋之。于是特加昭文館大學士、榮祿大夫,以獎其直言。時位一品者,多乘間邀王爵、贈先世。或謂朵兒只:“眷倚方重①,茍言之,當可得也。”朵兒只曰:“家世寒微,幸際遇至此,已懼弗稱,尚敢求多乎!且我為之,何以風厲僥幸者!”遷中政院使。未幾,復為中丞,遷集賢大學士,為權臣鐵木迭兒所害而死,年四十二。
初,武宗崩,皇太后在興圣宮,鐵木迭兒為丞相,逾月,仁宗即位,因遂相之。居兩歲,得罪斥罷,更自結徽政近臣,復再入相,恃勢貪虐,兇穢愈甚,中外切齒,群臣不知所為。御史中丞簫拜住拜中書右丞,又拜平章政事,稍牽制之。
朵兒只自侍御史拜御史中丞,慨然以糾正其罪為己任。上都富民張弼殺人系獄,鐵木迭兒使大奴脅留守賀伯顏出之,及強以他奸利事,不能得。一日,坐都堂,盛怒,以官事召留守,將罪之,留守昌言:“大奴所干非法,不敢從,他實無罪。”鐵木迭兒語詘②,得解去。朵兒只廉得其所受弼贓鉅萬萬,大奴猶數千,使御史徐元素按得實,入奏。而御史亦輦真,又發共私罪二十余事。帝震怒,有詔逮問。鐵木迭兒逃匿,帝為不御酒數日,以待決獄。盡誅其大奴同惡數人,鐵木迭兒終不能得。朵兒只持之急,徽政近臣以太后旨,召朵兒只至宮門,責以違旨意者,對曰:“待罪御史,奉行祖宗法,必得罪人,非敢違太后旨也。”帝仁孝,恐誠出太后意,不忍重傷怫之,但罷其相位,而遷朵兒只為集賢學士。帝猶數以臺事問之,對曰:“非臣職事,臣不敢與聞。所念者,鐵木迭兒雖去君側,反得為東宮師傅,在太子左右,恐售其奸,則禍有不可勝言者。”
仁宗崩,英宗猶在東宮,鐵木迭兒復相,乃宣太后旨,召蕭拜住、朵兒只至徽政院,與徽政使失里門、御史大夫禿忒哈雜問之,責以前違太后旨之罪。朵兒只曰:“中丞之職,恨不即斬汝,以謝天下。果違太后旨,汝豈有今日耳!”鐵木迭兒又引同時為御史者二人,證成其獄。朵兒只顧二人唾之曰:“汝等嘗得備風憲,乃為是犬彘事③耶!”坐者皆慚俯首,即起入奏。未幾,稱旨執朵兒只載諸國門之外,與蕭拜住俱見殺。是日,風沙晦冥,都人洶懼,道路相視以目。
英宗即位,詔書遂加以誣罔大臣之罪,鐵木迭兒權勢既成,毫發之怨,無不報者,太后驚悔,而帝亦覺其所譖毀者皆先帝舊臣,未及論治,而鐵木迭兒以病死。會有天災,求直言,會議廷中。集賢大學士張珪、中書參議回回,皆稱蕭、楊等死甚冤,是致不雨。聞者失色,言終不得達。及珪拜平章,即告丞相拜住曰:“賞罰不當,枉抑不伸,不可以為治。若蕭、楊等冤,何可不亟昭雪也!”丞相善之,遂請于帝,詔昭雪其冤,特贈思順佐理功臣、金紫光祿大夫、司徒、上柱國、夏國公,謚襄愍。朵兒只死時,權臣欲奪其妻劉氏與人,劉氏剪發毀容以自誓,乃免。子不花。
《元史》卷一七九
〔注 釋〕
①眷倚方重:皇帝正倚重。②語詘:無言對答。③犬彘事:臟事。
〔相關史料〕
【綱】皇太子罷尚書省,誅脫虎脫、三寶奴、樂實、保八、王羆,流忙哥鐵木兒于海南。【目】皇太子以脫虎脫等變亂舊章,流毒百姓,凡誤國者,欲悉按誅之。延慶使楊朵兒只諫曰:“為政而首尚殺①,非帝王治也。”太子感其言,特誅其尤者。既而御史言:“脫虎脫等既正典刑,而黨附之徒布在百司,若孛羅鐵木兒、闊里吉思、烏馬兒等奸貪害政;今中書方欲用為各省平章、參政等官,宜加罷黜。”從之。
《綱鑒易知錄》卷九一
〔注 釋〕
①首尚殺:把殺人放在第一位。
上一篇:《來歙》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來歙》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桑維翰》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桑維翰》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