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
即西漢文帝,著名政治謀略家。吳地人(今江蘇蘇州市)。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小兒子,薄太后所生。呂氏亂政時期,他為代王,素以寬厚仁愛聞名,深得百姓和群臣的擁戴。陳平、周勃平諸呂之亂后,即迎代王劉恒回京即位。劉恒十分重視農業,采取輕徭薄賦政策,即位第二年春耕前下詔書要求百姓產糧米,恢復西周以來的天子“籍田”勸農制度。親率諸侯、群臣春耕農田以示重視。文帝十三年(前167),再次下詔免除全軍田地租稅,將成年人頭稅由漢代120錢,減到40錢,徭役由一年服一次改為三年一次。減輕刑律,廢肉刑,他認為,法令公正則百姓忠厚,刑罰得當則百姓順從。對外文帝采取和親匈奴,睦鄰四方政策。匈奴入侵,文帝一方積極抵御,另一方誠意結盟。對周邊寬厚相待,呂后當政時,得知趙倫是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派人修理趙倫祖墳,設其專管墳地機構,召趙倫之弟,優待以值,派賈誼出使南越,贈以厚禮,趙倫深為感謝,即去帝號,向漢朝稱臣。他提倡節儉。在位23年,宮室、園林、狗馬、服飾和御用器具沒有增加。他曾設想建造一個相當十戶中等百姓家產的露臺,深感恐懼和羞愧,去不為。令寵愛慎夫人,衣不拖地,帳不繡花,為他造陵墓霸陵不用金、銀、銅、錫等貴重金屬裝飾,以忠樸為天下榜樣。劉恒勤于政事,苦聽下喔。他即位的第二年十一月底,出現日食,他用自然現象反省其過失,懇請臣民直言納諫,他認為個人能力有限,眾人智慧無窮。他采納太傅賈誼上的《治安策》,削封國力量。為使民眾下情上達,他廢咒罵朝廷和皇帝治罪之法。由他創造的“文景之治”對后人影響很大。
上一篇:劉伯承
下一篇:劉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