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敵論
論敵情判斷。《 吳子兵法》第二篇討論的主題。一、安國之道,先戒為寶。意即:在一般原則上,欲使國家享有長治久安的方法,事先要時時事事提高警覺,無忽無怠最為重要。二、敵情條件不同,應對方法各異。吳起舉了八種不須再卜吉兇而可進擊和不須占問吉兇就應避免與敵作戰的情況來論述這一道理。三、要做到觀外知內,察進知止。四、敵必可擊之道。吳起認為有十三個方面:“用兵必審敵虛實而趨其危。敵人遠來新至,行列未完,可擊;既食,未設備,可擊;奔走,可擊;勤勞,可擊;未得地利,可擊;失時不從,可擊;涉長道,后行未息,可擊;涉水半渡,可擊;險道狹路,可擊;旌旗亂動,可擊;陣數移動,可擊;將離士卒,可擊;心怖,可擊。”以上諸種現象,選我銳鋒向之沖擊,先使之混亂奪氣,再部署其余作適宜區分以斷其后,擴張戰果,便可取勝。
上一篇:敵強論
下一篇:旁敲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