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觀火計
重要的謀略方法。“三十六計”中的第九計,屬敵戰計類。原文是:“陽乖序亂,陰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勢自斃;順以動,豫;豫,順以動。”意即:敵人內部矛盾加深,秩序混亂時,我方要靜觀等待敵人自亂。當敵人反目成仇,陷于復仇與憎恨的血戰之中時,必然走上自滅之途。這種計謀,是指敵人內部發生內訌而相爭不下時,我方坐山觀虎斗,等待時機來臨,借以獲得某些利益的策略。《孫子兵法》上講:君名將常常要以慎重的態度努力達到戰爭目的。對國家不利,就不要采取軍事行動;沒有取勝的把握,就不要隨便用兵;不到危急緊迫之時,就不要輕易地開戰。即便處于兵力優勢的情況下,也不要不問青紅皂白就發動進攻。那樣,即便取勝了,也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要在敵人內部發生內訌時,靜觀等待敵人自己走向滅亡之路,這才是最好的策略。反之,如果乘機進攻的話,也許會使敵人團結起來,共同對我。中國人自古受到老子、莊子的影響,認為萬事萬物皆為無常,會隨著時光而改變,故認為以靜制動,等待時機,再采取適宜的手段,認為這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歷史上這種謀略成功的案例很多,如三國時袁氏在官渡之戰被曹操打敗,袁尚、袁熙逃到遼東的公孫康處,曹操并未乘勝追擊。因公孫康怕袁氏兄弟的勢力,后發生內訌將袁氏兄弟殺死,曹操隔岸觀火,不費兵卒卻收到消滅袁氏兄弟的效果。此計適用于政治、經濟、軍事等很多領域里的謀略斗爭。
上一篇:陶侃
下一篇:霍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