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鐸
徐鐸,字振文,一字振甫, 祖籍莆田(今屬福建),徙家平陽(今屬浙江)。熙寧九年(1076),徐鐸與兄徐銳一同考中丙辰科進士,徐鐸高中榜首,成為北宋開國以來第53名狀元。
中狀元后,徐鐸被授予簽書鎮東軍判官,佐理事務。他步入仕途時,正值神宗皇帝任用王安石大張旗鼓地進行變法。變法觸動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自耕農和佃農也沒得到什么好處。元豐八年(1085)三月,神宗駕崩,皇太子趙煦即位,是為哲宗,年號“元祐”。哲宗年僅10歲,祖母高太后臨朝聽政。她是反對王安石變法的首領人物,臨朝后起用反對變法最賣力的司馬光等人,廢除改革措施,史稱“元祐更化”。元祐八年(1093)九月,高太后病死,哲宗親政,起用變法派章惇等人,以明年為“紹圣元年”,宣言繼承神宗皇帝的事業。章惇等人變本加厲地清算元祐大臣司馬光等人。這時,徐鐸以給事中直學士院。給事中職司封駁失當的政令; 學士院掌起草制、誥、詔、令,他官入院而未授學士者稱“直學士院”。徐鐸成了頗有權勢的大臣。徐鐸上任不久,中書舍人蹇序辰上疏,奏請把元祐大臣的言行匯編成冊,作為罪證收藏。哲宗詔準,命徐鐸主持編輯。徐鐸秉承章惇的心意,分類編輯,纖微不遺。事畢,進官禮部侍郎。蹇序辰被擢為禮部尚書。
徐鐸為人不正,攀附宰相章惇,惟命是從。他兼給事中一職,負責封駁失當的政令。有些政令章惇不贊成,便授意封駁,徐鐸從來不敢違背。一次科舉考試,有個舉人挾書進場被查獲,送到開封府(府治開封、祥符,今河南開封)處理。開封府尹蔣之奇準備從重處罰,把他判刑。徐鐸身為禮部侍郎,主管科舉,他認為判刑過重,與蔣之奇力爭。蔣之奇妥協,從輕發落。上報之后,章惇大怒,處罰了蔣之奇等開封府有關官員,把那個舉人判刑。徐鐸一句話也不敢講,唯唯而退,眾人無不譏斥。后來,廷議提升他為御史中丞,即職司監察的御史臺長官。有人指斥他攀附權貴,不敢主持正義,不可任此職。結果,這項任命撤銷。
元符三年(1100)正月初八,哲宗駕崩,趙佶承嗣大位,是為徽宗。神宗皇后向太后臨朝,她也是反對變法的人物,一聽政便貶逐章惇等人,追復司馬光等人的官職,任用變法的反對派,時號“小元祐”。
徐鐸是章惇的追隨者,從禮部侍郎降為龍圖閣待制、知青州(州治益都,今屬山東)。不久,御史中丞豐稷上疏彈劾,說徐鐸曾主持編輯元祐大臣的言行,誹謗元祐大臣,首倡此事的蹇序辰已被罷官,而徐鐸之罪不在蹇序辰之下。結果,徐鐸被貶知湖州(州治烏程、歸安,今屬浙江)。
一年后,向太后病死,徽宗親政,像兄長哲宗一樣,宣言承繼神宗皇帝的事業,貶斥反對變法的官員。
不久,徐鐸被召回京師,出任禮部尚書。上任時,適逢朝廷討論宗廟制度,他建議立九廟,被采納。進為吏部尚書。
做了幾年吏部尚書,徐鐸罹病而死。
上一篇:徐晦
下一篇:徐陶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