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萊科卡經營管理藝術
一種經濟謀略方法。李·萊科卡,世界聞名的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李·萊科卡有著不平凡的經歷,他生長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埃倫敦。早年他受父親的影響,認為能通過冒險獲得成功的道路就是經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拒絕服兵役,而到一所大學里就讀并獲得了兩科學士學位。然后他又花了一年時間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了文科碩士學位。1946年秋,二十一歲的萊科卡來到底特律,找到了最適于他的職業——推銷的差事,參加賣汽車的行列。1956年在福特汽車公司當銷售部經理。1960年由于他年輕有為,建立了年銷412,000輛的汽車銷售記錄,而受命擔任公司總部轎車部經理。1970年底,白手起家的萊科卡終于靠自己的才干爬上了總裁的高位。隨后在八年的時間里,為公司凈賺了35億美元的利潤,建立了該公司歷史上最高記錄。然而1978年他突然被老板解雇。消息傳出后,許多公司派人找他,表示聘用他,甚至連包括紐約大學在內的四所商業學院都愿意聘用他當院長。一向只想在汽車行業中工作的李·萊科卡卻認為:他身上的每一條血管中都流動著汽車細胞。1978年11月2日,萊科卡受聘來到美國第三大汽車公司——克萊斯勒公司,接受新的挑戰,擔任總裁。當時,這家公司經營不善,管理混亂,困難重重。他實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首先關閉了公司二十個工廠,兩年內裁掉七萬四千名工人,解聘了35名副總裁中的33人,留用的人員減薪12億美元,最高管理層各級人員減薪百分之十,而他自己的年薪很少。在整頓中,他采取三條措施:一是建立公司內部各部門之間互相溝通情況的制度與渠道,解決了各自為政乃至產、供、銷脫節的問題;二是引進精明能干的財政人才,而且在“通用”和“福特”之前率先引用電腦檢索系統;三是邀請他在美國娛樂界的朋友為本公司作廣告宣傳。由于這些改革,克萊斯勒公司起死回生,1985年首季得純利五億多美元,全年近三十億美元。一舉躍入了美國工業超級明星的行列,被稱之為“美國現代化大企業的巨頭”。
上一篇:朱德設“空城計”
下一篇: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