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
新王朝的建立者,謀略家。公元8—23年在位。字臣君,東平陵(今山東歷城縣東)人。漢元帝皇后王改君之侄。父王曼早死,王莽自小無榮寵。幼時勤學禮經,刻意用封建道學如孝忠信約束自己,獵取虛假聲名。在家恭奉早寡的母親、嫂嫂,精心培育亡兄留下的孩子,在社會上,廣交知名英才俊士。對執掌朝權的叔伯們小心恭敬。得重用,初做門郎,遷射聲校尉。永始元年(前16),封新都侯,聲望逐高,但他表面上毫無驕矜,捕捉時機,沽名釣譽。一次,他私下買了俊俏的侍婢,備己享用,得知群兄弟譏議,立改替朱將軍買的,隱匿本性,換取虛名。只要黃袍未加身,通向皇帝寶座之道還不暢通,他都以最大的努力,小心護著自己的面紗。后還捐錢獻地騙取農民好感,制定籠絡知識分子政策,令興土木,蓋學校建住宅。廣樹黨羽,籠絡儒生,屢興大獄,排斥異己。王莽爭奪權位不是一帆風順,在同丁、傅外戚集團斗爭中,他失敗了,丟了大司馬大將軍的官位,他回以封國后,第二個兒子王獲殺了一個奴婢,為掩人耳目,他令王獲自殺償命,用兒之命挨取了愛惜奴仆的美名。他黨徒為其唱贊歌,向哀帝上書,迫使衰帝于元壽元年(2)下詔讓王莽重返京師。哀帝死,他與太皇太后合謀立年僅9歲的平帝,復任大司馬,賜號太傅安漢公。元始四年(4)加號宰銜,位上公。此時摘得皇冠時機已到,元始五年(5),吏民幾十萬人上書,王公跺族紛紛勸進,黨徒爪牙千人請求,元后只好給他加賞了“九命之錫”,此賞為王莽自立先聲。當年毒死平帝,為不引激變,立年僅兩歲孺嬰為帝,先后稱假皇帝和攝皇帝。初始元年(8)以拜銅盒,假借天命稱帝,改國號為新,實行托古改制。始建國元年(9)頒布詔令,歷數西漢社會兼并之弊,宣布更名天下田為王田,奴婢稱私屬,不得買賣,一家男子不滿八人,而占田超過一井(九百畝)者,余田分與九族、鄰里、鄉黨,無田按一夫一妻受田百畝的規定分配。次年為增加稅收,壟斷工商,實行“五均六”。他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恢復五等爵,濫加封賞,還不斷挑起對匈奴和東北、西南各族的戰爭。賦役繁重,刑政苛暴,階級矛盾尖銳。天鳳四年(17)各地農民紛起反抗,形成赤眉、綠林大起義,地皇四年(23)綠林軍攻入長安,他被商人杜吳所殺,新朝滅亡。
上一篇:海外發展委員會
下一篇:理論思維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