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德宗光緒皇后葉赫那拉氏:生逢末世不由己,歷經坎坷終退位
光緒帝的皇后葉赫那拉氏名叫靜芬,小名喜子,是滿洲鑲黃旗人,副都統桂祥之女,慈禧太后的內侄女。1887年,葉赫那拉氏19歲時適逢光緒皇帝選妃,作為秀女應選,由慈禧太后為光緒皇帝納聘為正宮皇后。
但在大婚之前,隆冬深夜紫禁城內驟然起火,太和殿前的太和門受到牽連被焚毀。按照祖制,皇帝大婚之時,皇后要從紫禁城的正門被抬入皇宮,而太和門即是需要走過的第二道正門。太和門被毀,皇后無門可入,對這樁婚事來說實在是不吉利。可是,重修太和門耗日冗長,而大婚之期迫在眉睫,在進退兩難之際,慈禧命扎彩工匠在火場搭蓋出一道太和門的彩棚,工匠日夜趕工,搭起一座足以以假亂真的太和門。
1889年,皇后葉赫那拉氏被正式迎入宮中,這不僅代表著葉赫那拉家族中的女人終于有了一位從正門進入宮廷的女人,也意味著慈禧一生的遺憾由她的侄女替自己補足了。但是,光緒皇帝卻并不喜歡葉赫那拉氏,選她為皇后完全是因為他不得不遵從慈禧的意思。所以,大婚之夜,葉赫那拉氏遭到了丈夫的冷遇,婚后更是相敬如賓,咫尺天涯。那時,年僅14歲的珍妃備受皇帝寵愛,葉赫那拉皇后有苦說不出。
后來,珍妃因賣官一事犯事被罰,交由皇后嚴加管束,于是皇后便將珍妃幽閉。而光緒認為這是皇后在對珍妃打擊報復,對待皇后的態度便更加惡劣。珍妃恃寵生嬌,越來越肆無忌憚,竟然將光緒的龍袍穿在身上戲耍,而陷入愛情泥淖的光緒卻仍覺得珍妃天真可愛。慈禧聽聞龍袍一事,大為惱火,認為是皇后管教不嚴的下場,皇后本無心管束,但因慈禧的責備,不得已奉勸了光緒帝一句,卻惹得光緒帝連打帶罵。于是,皇后羞憤之下,重病不起。但她寬厚仁慈的表現,完全無法令慈禧覺得滿意,在光緒帝與慈禧無休止的爭端中,皇后常常吃盡苦頭。
戊戌政變之后,光緒帝被慈禧囚禁起來,而皇后卻難能可貴地有機會陪伴在光緒身邊。但光緒帝素來對皇后沒有好顏色,再加上被囚禁的日子中脾氣暴躁,動輒便對皇后打罵出氣。但皇后卻每每忍耐了下來,并且盡量安撫光緒的情緒。隨著時間的堆疊,光緒逐漸發現了皇后身上的種種美德,開始表現出接納的意思。
1908年,光緒帝病危,擬定溥儀即位之后不久,光緒帝與慈禧太后便先后去世。溥儀登基為帝之后,尊葉赫那拉皇后為皇太后,徽號裕隆,史稱裕隆皇太后。慈禧去世時,命載灃監國,所以裕隆太后手中并無實權。載灃起用了袁世凱后,被其逼迫辭職,自此清朝軍政大權被袁世凱牢牢掌握。后因袁世凱急于取得辛亥革命的成果,經南北議和,雙方議定:清帝退位、建立共和、優待皇室。
于是,手中沒有軍、政、財權的裕隆太后便就此退出了歷史舞臺。1912年,裕隆太后萬般無奈之下,簽發了清王朝最后一道上諭——《退位詔書》。裕隆太后退位之后,長期憂郁以致積郁成疾,于1913年病逝,享年46歲。
上一篇:清宣宗道光皇后鈕祜祿氏:深受寵愛引不滿,死因成謎無人知
下一篇:清德宗光緒皇帝珍妃:不容于后宮,被溺亡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