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至卷二
高祖本紀
陳霸先一生征戰南北,把陷于四分五裂的梁朝重新統一起來,對外擊退北齊的侵擾,抵御西魏,終于使久經戰亂的江南重新恢復生機,憑借卓越的功勛稱帝建立陳朝。
生而龍顏
高祖武皇帝陳霸先,字興國,小名法生,吳興長城下若里(今浙江湖州長興縣)人,是東漢太丘縣令陳寔的后人。梁朝天監二年(503)出生,少年時便倜儻有大志,不事耕作和積聚家產。長大后,讀兵書,會多般武藝,明達果斷,為時人所敬服。身高七尺五寸,額頭隆起,手長過膝。
大同(梁武帝年號)初年,新喻侯蕭映任吳興太守,很看重高祖,他曾看著高祖對屬下們說:“此人前程遠大。”蕭映任廣州刺史時,高祖在他手下任中直兵參軍。蕭映派高祖招募兵馬,他招來了千人。不久,升任西江督護、高要郡太守。盧子略、杜僧明等人起兵造反,聲勢很大,日夜猛烈進攻廣州,城破在即,高祖率領三千軍隊晝夜兼程來援,擊敗了叛軍,杜僧明投降。梁武帝大為驚嘆,封高祖為直將軍、新安縣子,食邑三百戶,并讓畫師畫下高祖的相貌以備觀看。
次年,高祖被任命為交州司馬、武平太守,和刺史楊?率軍南征。兩人在西江同定州刺史蕭勃會合。蕭勃知道士兵們畏懼遠征,便私下偷著懸賞引誘他們賣命,又狡猾地推說是楊?做的。楊?問眾將有何對策,高祖說:“交趾叛亂,罪在王室,致使數州陷入戰亂,長達數年之久。蕭勃又想貪圖眼前小利,罔顧大局。您奉詔討伐罪臣,當置生死于度外,豈能畏懼王室宗親的權勢,而看輕國法呢?現在如果令眾人沮喪失望,何必去交州討伐叛逆,我們回朝后就會受到千夫所指。”于是大軍擊鼓繼續前進。大同十一年(545)六月,大軍到達交州。高祖作為先鋒,率先進攻,叛賊李賁敗逃到典澈湖,并在湖中大肆打造戰船和防御工事。士兵們都心生恐懼,停在湖口不敢進攻。高祖對眾將士說:“我軍士氣已衰,將士疲勞,長期和敵軍對峙,恐非上策。而且我們孤軍深入,進入敵方腹地,如果不能一戰取勝,我們豈有全身而退之理。現在應趁敵軍屢屢敗退,軍心不穩,這群蠻夷不過是烏合之眾,容易打敗,我們正該同生共死,和敵軍決一死戰,無故停留的話,時機就一去不復返了。”眾將士默然無語。當夜,江水暴漲起七丈,涌入湖中,激流奔騰。高祖乘勢率軍進攻,敵軍大敗。李賁逃入屈獠洞中,被屈獠斬首。李賁之兄李天寶伙同另一賊首李紹隆收拾殘兵兩萬余,殺了德州刺史陳文戒,進兵圍攻愛州,高祖率兵平定了他們。
組建義軍
太清二年(548)冬,侯景率軍進犯京城,高祖正要領兵馳援,廣州刺史元景仲懷有異心,想謀害高祖。高祖知道了他的陰謀,便嚴加防范。次年七月,高祖在南海集結義軍,發檄文討伐元景仲,元景仲計窮,自縊而亡。高祖迎請蕭勃鎮守廣州,自己駐守始興郡(今廣東韶關南)。
十一月,高祖派杜僧明、胡穎率兩千人駐扎在嶺上,并厚禮結交始興郡里的豪杰之士謀劃起義,侯安都、張偲等率千余人來投靠。蕭勃聽說此事后,派鐘休悅勸說高祖:“侯景驍勇善戰,天下無敵,之前的十萬援軍,雖然兵強馬壯,也不能和侯景爭鋒,所以才令他得志。憑你手下那么點人馬,能怎么樣呢?各地都已陷入戰亂,諸侯互相征伐。你是疏遠的外臣,豈能胡亂投靠?不如先保住始興,在此大造聲勢,以自求多福吧。”高祖哭著說:“我本平庸無能,蒙受國恩才有些功業。之前聽說侯景渡江,我就想去增援京城,卻碰上元景仲等人叛亂,半道阻礙了我。如今京城淪陷,皇上受辱,所謂君辱臣死,誰敢吝惜自己的生命!君侯(蕭勃)是皇親貴胄,任重如山,卻不能萬里討賊,以雪國仇家恨,現在他隨便派出一支軍隊都比我強,然而卻降給我這樣的旨意,實在令人慨嘆。我意已決,請回去告訴侯爺吧。”這時,蔡路養起兵占據南康(今江西南康市),蕭勃派心腹譚世遠做曲江縣令,和蔡路養聯合起來遏制義軍。大寶元年(550)高祖從始興領軍出發,大敗蔡路養,進駐南康。湘東王蕭繹秉承皇上旨意任命高祖為員外散騎常侍、交州刺史,改封爵位為南野縣伯。
討伐侯景
六月,高祖修繕好崎頭古城,遷居于此。派周文育領兵擊敗高州刺史李遷仕,高祖被任命為通直散騎常侍、使持節、信威將軍、豫州刺史,豫章內史,改封爵位為長城縣侯,不久又遷升為散騎常侍、使持節、都督六郡諸軍事、軍師將軍、南江州刺史,其他職位不變。李遷仕敗逃到寧都后,得到當地劉藹等人的資助,打造戰船兵器,準備偷襲南康。高祖派杜僧明等人領兵御敵,次年三月,杜僧明等將領攻破李遷仕城池,俘虜李遷仕押解到南康,高祖將其斬首。受湘東王令,高祖進兵平定江州,又兼任江州刺史。
六月,高祖從南康領兵出發,進駐西昌。此時,湘東王任命征東將軍王僧辯為義軍元帥討伐侯景。八月,王僧辯屯兵湓城,此時他軍中缺少軍糧。高祖事先曾儲存有五十萬石糧食,此時就分撥給王僧辯三十萬石,率兵扎住巴丘(今湖南岳陽市)。此時侯景廢掉簡文帝,立蕭棟為新君,高祖派長史沈袞帶奏表到江陵(今荊州市)勸湘東王稱帝。十一月,高祖被任命為使持節、都督會稽、東陽、新安、臨海、永嘉五郡諸軍事、平東將軍。
大寶三年(552)正月,高祖率領甲士三萬,攜強弓勁弩五千張、戰船兩千艘,從豫章(今南昌市)出發。二月,進駐桑落洲(今江西省九江縣江洲鎮)。后在白茅灣(今安徽懷寧以東)和王僧辯軍隊會合,筑壇盟誓。三月,高祖及各路義軍攻破姑孰(今安徽當涂),高祖屯駐蔡洲(今江蘇江寧縣西南)。侯景登上石頭城觀望形勢,很不高興,他命人在船上裝滿石頭沉到水底阻塞淮河河口。不久侯景親率大軍一萬余人,鐵騎八百余匹,進攻義軍。高祖決定用分散敵人的兵力,然后各個擊破的方針御敵。高祖率眾沖鋒在前,敵軍大敗,侯景派人從皇宮接出他的兒子后逃跑。高祖鎮守京口(今江蘇鎮江)。
建國稱帝
五月,北齊七萬軍隊圍攻秦郡(今江蘇六合),高祖率兵擊潰敵軍。七月,高祖被任命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州刺史。十一月,湘東王在江陵登基稱帝,改大寶三年為承圣元年。承圣三年(554)三月,高祖升任司空,其他職務如故。十一月,西魏軍隊攻陷江陵。十二月,晉安王蕭方智入住皇宮,賜高祖班劍儀仗二十人。次年五月,北齊送回貞陽侯蕭淵明,擁他稱帝,王僧辯接納了他,蕭淵明登基,改年號為天成,立晉安王為太子。九月,高祖發兵討伐王僧辯,吊死了他。十月,高祖擁立晉安王稱帝,改承圣四年為紹泰元年,高祖被任命為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車騎將軍、揚南徐二州刺史,其他職位不變。皇上賜高祖百人戎裝侍衛,可以任意出入宮廷。
紹泰元年至二年(555~556)高祖率軍屢次擊敗北齊軍隊。紹泰二年七月,高祖升任中書監、司徒、揚州刺史,爵位進封為公,食邑五千戶。八改年號為太平元年,高祖遷升為丞相、錄尚書事、鎮衛大將軍,晉封為義興郡公。十月,皇帝特賜許高祖可以在御座旁設立座位。太平二年十月,高祖進位為王,不久,梁帝禪讓。永定元年(557)十月,高祖稱帝。永定三年(559)六月十二日,高祖身體不適,十六日,病略為好轉。十七日,高祖身著素服在東堂哭悼,悲傷至極。十八日,高祖去聽獄訟,當夜火星出現在天尊位。高祖病情又加重。二十一日,崩于璇璣殿,時年五十七歲。遺詔追臨川王陳蒨入朝繼位。八月初十日,群臣追尊謚號為武皇帝,廟號高祖。十二日,安葬于萬安陵。
上一篇:高祖本紀
下一篇:高颎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