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單》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
臨淄(在今山東淄博市東)人,齊王田地之疏屬。初為臨淄市掾(市之屬官)。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領兵五十萬,聯合秦、魏、韓、趙之兵以伐齊。齊師大敗,田單攜宗人逃往安平(在今淄博市東);途中令其宗人將車軸末端全部折斷,然后裹上鐵皮。及燕軍攻安平,百姓爭先逃命,車輛擋道,互相碰撞,車軸頭裂,不能行,為燕所俘;唯田單與宗人得脫,東至即墨(在今平度縣東南)。
時燕軍已盡降齊諸城,唯即墨、莒(今莒縣)未能下,遂圍之。即墨守將戰死,城中人以田單有軍事指揮才能,遂立為將軍,以拒燕。田單受命于危難之中,勇擔重任,率領全城人進行頑強抗擊,燕軍三年不能下。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惠王立。惠王為太子時,就對樂毅不滿。田單聞之,乃縱反間計于燕,宣言曰:“齊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樂毅與燕新王有隙,畏誅而不敢歸,以伐齊為名,實欲連兵南面王齊。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燕王固已疑樂毅,得齊反間,乃使將軍騎劫代之。樂毅知燕王將誅己,乃奔趙。燕將士憤憤不平。
田單準備發起反攻,又恐眾人不服,乃令城中人每食時,祭其先祖于庭。飛鳥見食,皆翔舞而下。城中人見而怪之,田單趁機曰:“當有神師下教我。”旋以一卒為之。卒每出,田單必稱“神師”。人們信以為真。史謂:“田單恐眾心未一,故假神以令其眾。”
騎劫性殘暴,田單因而揚言曰:“吾唯懼燕軍之劓(割鼻)所得齊卒,置之前行,即墨敗矣!”騎劫聞之,果如其言。城中人見降者盡被割鼻,無比憤怒,同仇敵愾,決心固守,唯恐被俘。田單既又散布:“吾懼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可為寒心!”騎劫即令盡掘冢墓,燒棺焚尸。齊人盡涕泣,急欲出戰,誓死報仇。
田單見時機已經成熟,令精銳皆埋伏于城內,而使老、弱、女子登城。既而遣使“約降”,燕軍皆呼萬歲;又收金千鎰,令城中富豪送與燕將,曰:“愿無虜掠吾族家!”燕將得金大喜,許之。由是燕軍益松懈。至是,田單乃收牛千余,為絳繒(深紅絲織物)衣,畫以五采龍文,束兵刀于其角,灌油脂束葦于其尾;鑿城數十穴,燃牛尾,夜縱之,壯士五千隨其后。牛怒奔燕陣,城中鼓噪而出,老弱擊銅器為聲,聲動天地。燕軍以為神兵天降,不戰而潰,騎劫戰死。田單乘勝逐之,齊七十余城皆復。齊襄王(田地子)入臨輜,封田單安平君。
公元前265年,襄王死,國事皆決于王后,田單乃至趙。是年,田單率趙師攻拔燕中陽(屬今山西省,時燕國無此地,疑為中人,在今河北唐縣西北)。繼攻拔韓之注人(在今河南臨汝縣西北)。次年,為趙相。
田單足智多謀。在危難中,他從一個低級官吏,一躍而為抗燕統帥。在抗燕斗爭中,他首巧施離間計,致燕軍換帥;又誘燕割齊降卒鼻,挖齊人祖墳,齊人憤怒;繼以“火牛陣”大敗燕軍,失地盡復。可謂:屢施巧計,計計成功。
上一篇:《田單》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
下一篇:《白起》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