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鎮孫
張鎮孫,字鼎卿,號粵溪,南海(今廣東廣州)人。少力學,博聞強記,名聞鄉里。咸淳七年(1271)辛未科殿試,張鎮孫一舉奪魁,成為南宋第48名狀元。
就在張鎮孫大魁天下那年,蒙古君主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雄心勃勃地要做天下君主。南宋腐敗日甚,亡國指日可待。張鎮孫就是在這種局面下步入仕途的。他初任秘書省正字,掌校正典籍訛誤。進官秘書省校書郎,職司校讎典籍。不久,出任婺州(州治金華,今屬浙江)通判,即婺州的副長官。雙親年邁,張鎮孫把他們接到婺州侍養。
咸淳十年七月,昏聵的度宗駕崩,年僅4歲的皇太子趙承嗣大位,是為恭帝。這年十月,伯顏統帥元軍進抵長江北岸。德祐元年(1275)十一月,元兵逼近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
雙親住在婺州府,張鎮孫擔心遭難,遂奉父母返回老家南海。張鎮孫臨陣棄官,遭到彈劾,被罷免官職。
翌年二月初五,臨安皇城舉行受降儀式。脫去了皇袍的小皇帝趙宣布退位,并遣使四出詔諭各州縣投降。大宋王朝覆滅了。五月初一,幸免于難的一些宋臣在溫州(州治永嘉,今浙江溫州)擁立益王趙顯為帝,是為端宗,年號“景炎”。
端宗剛即位,便重新起用張鎮孫,任命他為龍圖閣待制、廣東制置使兼經略按撫。張鎮孫聞詔,馬上就任,招募士卒,組建了一支軍隊。當時,廣州已經陷落,張鎮孫積極備戰,準備進取廣州。景炎二年(1277),張鎮孫率軍進擊,奪取了廣州。端宗下詔嘉獎。這年冬,元兵大舉進攻廣州,張鎮孫率軍力戰,兵敗被俘,不屈而死。率軍轉戰東南地區的文天祥聞訊,賦詩以悼之。
張鎮孫的詩文流傳下來的不多,《宋詩紀事》卷75輯有《謝恩詩》一首:
當寧宵衣務得賢,草茅何足副詳延。
天人要語垂清問,仁敬陳言上奏篇。
乏謀猷裨乙覽,忽驚姓字首臚傳。
乾坤大德知難報,誓秉孤忠鐵石堅。
這是金殿傳臚后奏謝度宗欽定他為狀元的詩。
上一篇:張起巖
下一篇:徐儼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