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愛兄的故事
司馬光一生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忠于朝廷。他地位顯赫、德高望重,發乎真誠的友愛兄弟的情懷,更是流傳千古。
司馬光的哥哥,字伯康,名旦。兄弟兩人的感情特別好,當司馬光退居在洛陽的時候,每次返鄉探親,總會探望兄長,對哥哥既敬重又倍加關懷。照料兄長從不要由仆人代勞,而是巨細靡遺,親自操持。
當時伯康已80歲了,司馬光也年事不小,但他侍奉兄長就如同侍奉父親一樣地盡心盡力。老人家體質羸弱,消化不佳,為保康健常須少量多餐,故照顧頗為費神。每當吃完飯不久,溫公總會親切地問候哥哥:“您餓了嗎?要不要再吃點東西?”幾乎時時刻刻地關注,就如同照顧嬰兒般無微不至。
每當季節交替的時候,氣候極其不穩,老人最怕的是著涼。所以天氣稍稍轉涼,司馬光就常常輕撫著兄長的背,并關切地問道:“衣服會不會太???會不會冷?”隨時都注意到哥哥的衣服是不是足夠保暖,日日噓寒問暖,兄弟間的情懷自然地流露,互相扶持、互相照顧,所謂“友愛至極,無以復加”。又《禮記》云:“聽于無聲,視于無形?!彪y道不正是如此嗎?所謂“友愛至極,無以復加”。又《禮記》云:“聽于無聲,視于無形?!彪y道不正是如此嗎?
人的一生,和兄弟姐妹相處的時間往往超過父母,故應該彼此相互提攜照顧,正所謂是“同氣連枝,骨肉相連”。又諺云:“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因而,兄弟間真摯的友愛是彌足珍貴的,我們應當更加珍重愛惜。
孟子說:“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币簿褪钦f,孩子在孩提時代懂得敬愛父母,稍微長大之后懂得友愛兄弟,這些都不用學習就能知道的,因為它是源自于自然的天性,是人人本具的良知良能,正是所謂的“人之初,性本善”。
溫公和兄長間的手足情懷一直是古今的美談。故李文耕說道,司馬溫公是“一代完人”,他的品德、學識、涵養都無懈可擊,他的孝順、友愛、忠誠都出自于天性,是我們后人的表率。
上一篇:臥冰求鯉
下一篇:墨子破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