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外交文化·王玄策出使南亞
王玄策曾三次出使南亞。643年唐太宗派衛尉丞李義表為正使、王玄策(融州黃水令)為副使,出使印度。經吐蕃到泥婆羅(尼泊爾)入印度,戒日王派大臣郊迎,全城人焚香夾道,隨行畫匠宋法智臨摹佛像帶回京都。后戒日王又遣使向唐太宗貢獻寶物。646年唐太宗以右衛率府長使王玄策為正使,蔣仁為副使,出使印度。戒日王臣下那伏帝阿羅那順篡位,王玄策被擒逃出,發信向屬國求援,吐蕃松贊干布和泥婆羅國發精兵數千救援,阿羅那順被活捉,王玄策押著阿羅那順回國,648年回到長安,唐太宗擢王玄策為朝散大夫。唐顯慶三年(657年),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送佛袈,受到泥婆羅國王、婆栗阇國王的招待,在迦畢試(今喀布爾以北)古王寺取佛頂骨一片,帶回長安供奉。王玄策著有《中天竺行記》十卷,已失傳,散見于668年道世編纂的《法苑珠林》。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加強了中國與南亞的聯系,天竺王后來多次派遣唐使。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文化·愛需教學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經濟文化·王莽復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