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地理文化·屈原故里
戰(zhàn)國時楚國大詩人屈原的故鄉(xiāng)。在湖北秭歸縣城東北30公里的屈坪,舊名樂平里,當(dāng)?shù)胤Q落腳坪。四周群山環(huán)抱,山麓是一塊平坦小盆地,屈坪河與響鼓溪流經(jīng)其間,鐘靈毓秀,山川不凡,東面伏虎山,雄奇壯麗,西臨王寨山,白崖千尋,南望九嶺頭,煙云瀰漫,北倚天池山,劍指藍天。東北邊山梁下有香爐坪,傳即為屈原誕生之地。因其誕生時,其父曾放香爐祭天,故名。今存屈原廟,傳即故宅改建而成,建于唐代。香爐坪東有照面井,傳即其幼時在此梳洗照像,井系其親手挖鑿的,至今味甘沁心,清澈見底。距香爐坪1.5公里有一天然山洞,洞口石碑上刻有“讀書洞”三字,傳說即其幼時讀書處所。附近還有吟詩臺古跡。神話傳說,屈原被放逐后,曾歸鄉(xiāng)種田,因所產(chǎn)稻米潔白如玉,俗稱為“玉米”,其所耕作過的三丘稻田也就稱為玉米三丘,至今遺址尚存。香爐坪前立有石碑一通,上書“楚三閭大夫屈原故鄉(xiāng)樂平里”12個字,游人多在此攝影留念,以茲懷念我國這一偉大愛國詩人。
上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地理文化·居庸關(guān)
下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歷史文物·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