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文化發展·金牛山人
屬直立人向智人過渡時期的早期智人類型。因1984年在遼寧營口田屯村附近的金牛山洞穴中發現而得名。這批人類化石中計有頭骨、脊椎骨、肋骨、髕骨、掌骨等50余件,除脊椎骨和指骨外,均屬同一剛成年男性個體。其中頭骨的面骨和顱骨保存完好無損,是目前國內外僅存的標本。經鈾系法測定,金牛山人化石距今約31萬年,其形態比周口店北京人更為進步,與陜西大荔人接近。金牛山人化石的發現對研究這一時期的人類體質特征,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此外,在遺址中還發現用火遺跡和石制品,以及大量動物燒骨。這說明當時金牛山人以狩獵為生,已經懂得用火。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民族文化·酥油燈花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文化發展·鐵器文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