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經濟文化·藏富于民
中國古代思想家關于努力充裕人民的物質財富以實現治國安民的一種經濟思想,以儒家的富民思想最具代表性。孔丘認為,治國之道要在安民,民貧則怨,富則安。因此,國家應采用保證農時,節用薄斂等惠民措施,充裕人民的財富,即藏富于民,形成國富的堅強基礎。藏富于民思想是孔丘仁政思想在經濟方面的重要體現,在中國古代長期成為傳統教條,具有深遠的影響。以后,孟軻、荀況等均對富民思想做了進一步闡述,主張制恒產、興井田,給每個農戶五畝宅、百畝田,使民樂歲終身飽,從而達到家給人足,天下大治。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宗教文化·菩薩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