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戈里痛泣《欽差大臣》被歪曲
任何一位偉大的劇作家在他的“巨著”中都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理想追求,而這些理想、追求或對社會的分析、批判都是寄寓在劇中人物身上去完成的。因此當劇院中的導演或演員未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時,這些作家彼時的心情就不單單是遺憾,而是怒火中燒了。
俄國著名的作家果戈里名揚于世的作品是《欽差大臣》,正是這個劇本使他躋身于世界第一流的劇作家之列。但與此同時,這個劇本引起他失望和憤怒也是最多。
有一次又有一個劇團上演《欽差大臣》,坐在臺下的果戈里如坐針氈,他為自己劇本的“主旨”未能被理解而感到傷心,更對自己筆下的人物被糟塌而憤怒。劇中的主角赫列司達闊夫本是被這個社會扭曲的一個受害者,而臺上的演員卻把他演成一個十足的騙子,一個職業的撒謊家,一個上竄上跳的舞臺小丑。一向對藝術有著嚴格追求的果戈里再也坐不住了,拂袖而去。事后他竟宣布打算因此而離開俄國。
無獨有偶,偉大的劇作家契訶夫的遭遇也并不比果戈里強多少。有一次他在劇場觀看自己的作品《萬尼亞舅舅》的演出時,當舞臺上的演員把主人公萬尼亞舅舅這個淪落底層的知識分子演得和乞丐毫無二致時,一慣溫文而雅的契訶夫竟然當場站了起來,怒不可遏地喊道:“不,我的人物不是這樣的!”
上一篇:杜桑·盧維杜爾受騙被捕
下一篇:查理失人心飲恨西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