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率進軍·李信敗逃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為統一中國,繼滅趙、韓、魏、燕四國,統治中原北部后,于是再接再厲南攻楚國。派李信為將。秦王政問李信滅楚需要多少兵力,李信回答不過20萬人。秦王政又問王翦,王翦則說非60萬人不可。秦王政認為王翦年老膽怯,便委任李信為主將,蒙恬為副將,率領20萬秦軍伐楚。王翦推托自己有病,告老還鄉。
公元前225年春,李信集中兵力于潁川郡,然后分兵為二,命蒙恬率一部沿汝水兩岸向陳邑(今河南省淮陽縣)前進,自己率主力向汝水以南地區作迂回運動。沿舞陽、平輿、新蔡前進,準備與蒙恬軍會合于城父。兩路軍在前進中擊敗沿途的小股楚軍,蒙恬軍到達寢(今河南沈丘縣東),李信軍到達平輿。李信見秦軍沒有受到楚軍的重大抵抗,便隨意改變城父會師計劃,率輕兵繼續東進。他渡過洪河(淮河支流,在淮濱、新蔡以北),攻克潁邑(今安徽潁上),脫離蒙恬,孤軍深入,形成二路大軍前后分離的態勢。
此時楚將項燕見李信孤軍深入,乘機指揮集中在淮河北岸的主力軍向李信實施反攻。李信軍突然遭到楚軍主力的反攻,措手不及,亂成一團。在楚軍的猛烈攻擊下,秦軍大敗,李信率殘部退到城父會合蒙恬軍,再退至陣邑,構筑壘墻、堡寨抵御楚軍。楚軍得勝,軍威大振,連續三天三夜追到陣邑,又向秦軍猛烈攻擊,連破二道壁壘,殺死秦軍七名都尉,秦軍損失慘重,李信不得不率殘部逃回秦國。
輕率進軍,是李信穎川之敗的主要原因。李信在沒有弄清敵情的情況下,輕率用兵,隨意改變計劃,孤軍冒進,結果被楚軍擊敗,逃回秦國。
上一篇:輕浮使歌德失掉純真的愛情
下一篇:輕視“賤役”技藝,訓獸經驗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