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夷制夷·以敵攻敵·長孫晟設計反間,處羅侯依附隋朝
北周宣帝時,突厥大首領攝圖向周朝求婚,宣帝遂嫁趙王宇文招之女與之為妻,又命長孫晟做為汝南公宇文神慶的副手一起護送千金公主去攝圖部落。長孫晟身手矯健,射技超凡入圣,曾一箭貫穿雙雕。攝圖大為驚嘆,命令子弟貴族人等都與長孫晟親近結交,希望在建立友誼之后學到他的神射法。攝圖方便之門一開,也有人另懷心思,頻頻出入長孫晟的帳篷,如攝圖之弟處羅侯因深受部眾擁戴而一直遭到攝圖的猜忌,他這次就干脆傾心相交,暗中與長孫晟結成同盟。長孫晟趁與處羅侯到處游獵之機,仔細將突厥的山川地理、部眾強弱暗記于心中。他很珍惜這些敵情資料,此后不久果然派上了大用場。開皇元年(581),隋國公楊堅接受了周靜帝的禪讓,即位為皇帝,建立了隋朝。攝圖覺得自己身為北周姻親,如果坐視隋國公自立為皇帝而袖手不管,實在不好意思厚著臉皮再見老婆千金公主,于是與高寶寧一起攻陷臨榆鎮,約定各部落準備南征隋國。隋高祖楊堅新近開國,千頭萬緒尚未理清,得到這個消息,不啻猝逢晴天霹靂,一下慌了手腳,又是修長城,又是增兵北方邊境,力圖阻止突厥深入國境。這時只有長孫晟臨危不亂,他在北周末年出使突厥的經歷使他胸有成竹,他早已了解到攝圖、玷厥、阿波、突利等叔侄兄弟各統強兵,俱稱可汗而各霸一方,外表看起來同心同德,其實貌合神離,各懷異心。對付這樣的敵人,僅僅針鋒相對地以殺制殺是不夠的,最好的辦法莫過于挑撥離間,使其內部互相斗毆。因此,他立即上書高祖,分析形勢,獻計獻策,他說:“突厥人兵強馬壯,長于騎戰,來去無蹤,飄忽不定,而我朝圣基新創,國內仍時有戰事發生,如果急于興師討伐突厥,因時機關系,難收全功。即使一時將他們趕走,他們過不多久還會去而復來。根本的辦法,是從他們的內部入手。據我所知,玷厥相對于攝圖而言,兵多將廣,實力更加強大,但他的地位卻在攝圖之下,這種名實上的懸殊差異,導致了二者之間極為深刻的矛盾,隨時都會激化為強烈的對抗,只要有人稍加鼓動,他們的兵戎相見必將在所難免;處羅侯勢單力薄,但此人詭計多端,深受國人擁戴,攝圖對他常懷猜忌,他因此惶惶不安,心里也十分不滿;阿波則首鼠兩端,因畏懼攝圖,表面上也接受攝圖的節制,但他雖是欺弱怕強之輩,卻也時懷觀望之心。我們只要利用他們的矛盾,采取遠交近攻、離強合弱的辦法,派使者通好玷厥,籠絡阿波,招引處羅侯,連結奚、霫二部,那么攝圖將被迫分兵防守其左面和右面的國土,基本上再無力南侵。他們既然親不如疏,彼此猜疑,上下離心,那么十數年后,我朝即可抓住他們窮于內戰的時機,發兵討伐,定能馬到成功,大獲全勝。”隋高祖深以為然,于是依計行事,派太仆元暉出使突厥,頒賜狼頭大旗給玷厥,假意欽敬,禮數特別優厚。當玷厥的使者來朝,又特意將他們安置在攝圖的使者上首,表示玷厥更受朝廷重視。如此一來,攝圖、玷厥都不知不覺墮入了隋朝的反問計中,彼此的矛盾更加激化。又派長孫晟輾轉進入處羅侯駐地,不惜推心置腹,誘惑處羅侯依附隋朝。此后的情形正如長孫晟所料,攝圖兩次大舉南侵,都因內部不和半途而廢;攝圖與阿波首先反目成仇,彼此攻擊,互相削弱,隋朝的北面邊境一直未受到較為嚴重的威脅。(《隋書·長孫晟傳》)
上一篇:以守待攻·以守為攻·鎖江隔敵,石達開大敗湘軍
下一篇:借刀殺人·防微杜漸,計殺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