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三層樓”
“火燒三層樓”是“文革”中否定基礎理論教學的極“左”口號。長期以來,理工科大學的教學一般是按照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或基礎課——專業課》的劃分和順序來組織的。人們形象地稱為“三段式”教學。它的基本精神是使學生加強基礎理論的學習,先打基礎、后學專業。這是人們多年來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反映了自然科學的內在聯系,反映了人們學習和掌握自然科學的規律,是培養高質量科技人才的重要步驟。“文革”中對此進行了錯誤的批判,提出了“火燒三層樓”,“打破老三段”的口號,對基礎理論教學和整個學校的教學科研秩序都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首先根本否定了自然科學本身的內在聯系破壞了學科的系統性、連貫性,違反了人們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律。所謂基礎課(包括專業基礎),主要是指自然界物質運動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實驗技能;專業課,是指某一有關特定物質運動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是以基礎學科所闡述的一般規律為基論基礎的,是這些理論在自然科學某一專門領域中的應用和發展。學生學習基礎課,一方面是為學習專業課準備必要的條件,另一方面也是為將來工作的應用,同時還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認識和學習能力。只有先學好基礎課,才能學好專業課;只有掌握比較雄厚堅實的基礎理論,才有可能進一步學習和研究新理論,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因此,“三段式”教學體現了重視基礎理論和循序漸進的原則,是科學的,遵循它還是否定它不僅僅是個教學方法的問題,而是尊重還是反對科學規律,肯定還是否定十七年教學工作的原則問題。“文革”中“火燒三層樓”、“打破老三段”,卻把“結合典型任務組織教學”作為唯一的教學原則強制推行,“貫穿教學的全過程。”這種做法,一方面“以干代學”,用個別產品的生產或科研試制任務代替多數的基礎理論學習;另一方面又把部分的基礎理論的學習,拆散到所謂“任務”的某些環節中去進行,同個別的生產過程簡單對號,“碰到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這樣,把完整的基礎理論弄得支離破碎,打亂它的系統性、連貫性,使學生學到的一點知識只是零碎的、片面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既破壞了基礎,也破壞了專業的學習。
其次,“火燒三層樓”把實踐認識的關系教條化,違反了教學規律。人類的認識必須從低級到高級,必須站在人類已有的認識成果的基礎來進行,學校教學主要是掌握人類已有的認識成果,是一種間接經驗的過程。因此,書本、參觀、實習、掛圖、圖表、標本、模型、電視,電影等都是必需的學習手段。而“火燒三層樓”、“結合典型任務組織教學”,則把實踐——認識的公式硬套在教學過程中,抹殺了教學過程的特點,把學校教學過程同人類認識世界的歷史過程完全等同起來。并提出典型任務“越多越好”,認為基礎理論是一堆“知識雜碎”,“無用的本本”,根本否定了人類的科學文化遺產、否認了理論對實的指導作用。
再次,“火燒三層樓”、“結合典型任務組織教學”根本否定了科學實驗是人類的基本實踐活動,堵塞了人們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個重要途徑。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的社會實踐包括生產斗爭、階級斗爭、科學實驗三大部分。而科學實驗在教學中主要表現為實驗教學,它是“三段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深入揭示物質運動的內在規律,幫助學生加深對基本理論的理解和掌握,培養提高提高他們的基本實驗技能,掌握先進的科學實驗手段。而“火燒三層樓”卻把科學實驗排斥在這社會實踐之外,給實驗教學加上“繁瑣的考證”、“脫離實際”等罪名。使許多大學實驗室被砍、經費被取消,設備遭破壞,取消了實驗課程。實驗人員被分散調離或改行,嚴重降低了教學質量。
從根本上說,“火燒三層樓”否定了基礎理論教學,使學生成為“沒有文化的勞動者,”完全是為只有一個專業“就是同走資派作斗爭的專業”,只培養一種人,“就是同走資派作斗爭的先鋒戰士”的教育路線服務的。從根本上取消了教育取消了學校,是資產階級的文化專制主義的教育主張。
上一篇:“潛意識”的泛濫
下一篇:“火藥”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