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李顯皇后韋香兒:不自量力效仿武后,有心無才弄巧成拙
韋香兒是唐中宗李顯的第二位皇后,她的父親是韋玄貞。韋氏為李顯生下邵王李重潤、永泰公主、永壽公主、長寧公主、安樂公主,同時也成為譙王李重福、節(jié)愍太子李重俊、新都公主、定安公主的繼母。
韋皇后是唐中宗李顯的第二位妻子,也是李顯登基后親自冊封的皇后,韋氏的一生曾經(jīng)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到頭來卻因為把武則天當成了偶像,不分輕重擅自玩弄權(quán)術(shù),最后連封號都沒有,被追貶為韋庶人。
在武則天掌權(quán)、李顯為太子的時候,韋氏就成功地贏了其他女人,被冊封為太子妃。公元684年,李顯登基,韋氏為皇后,可是不到一年的光景,武則天便找了種種借口,廢掉了李顯的皇位降為廬陵王,將他發(fā)配至房州。在這天差地別的境遇中,韋氏一直帶著孩子陪在李顯身邊。李顯有過一段特別絕望的日子,是韋氏一直陪著他,鼓勵他,所以李顯對韋氏不單只有愛情,也有感激,他曾經(jīng)答應韋氏,若有翻身的那天,就給韋氏做任何事情的權(quán)力。李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這番話恰恰給了韋氏日后野心膨脹、妄想專權(quán)的機會。
公元698年,武則天將李顯召回并重新立為太子。公元705年,李顯聯(lián)合張柬之等人發(fā)兵逼武則天退位,李顯稱帝,武則天長達十五年的統(tǒng)治終于結(jié)束,唐朝重新回到了李家子嗣的手中。韋氏自然是皇后,可是令人沒想到的是,韋氏重新做回皇后后竟然開始干政,在李顯每次臨朝的時候,她都“垂簾聽政”,這也引起了很多老臣的不滿,他們不希望辛辛苦苦奪回的國家又重蹈覆轍,因此多次上表陳情。
李顯一直記得自己曾給韋氏的承諾,所以都沒有把這些意見放在心上。韋氏因此更加肆無忌憚。韋后重用了上官婉兒推薦的武三思,甚至與他商議政事,史料上記載韋后與武三思肆無忌憚地坐在龍床上玩游戲贏取籌碼,而李顯竟然坐在一旁為他們計數(shù)。韋氏還任人唯親,逐漸掌控了國家很多重要領(lǐng)域的權(quán)力。她個人不喜歡皇子李重福,就在李顯面前說是李重福在先皇面前誣陷李重潤,才導致李重潤自殺,李顯因此將李重福貶出京城。
太子李重俊曾起兵欲殺韋后,史稱“重俊之變”,怎料韋后爪牙眾多,李重俊還沒有攻進玄武門就被圍堵,被逼退兵,不久就被韋氏安排的人所殺。
曾經(jīng)有人進言于韋氏,說前朝武則天都可自立為王,君臨天下,韋氏何不也嘗試一下坐擁天下的感覺?韋氏聽后蠢蠢欲動,一直等待時機。公元710年,李顯駕崩,韋后很難過,但更多的是面對即將到手的國家權(quán)力的欣喜。韋氏冒著天下之大不韙隱瞞了皇上駕崩的消息,趁這個時間四處調(diào)集人馬,壟斷權(quán)力,終于將很大一部分的國家權(quán)力握在手中。隨即韋氏私自擬李顯的遺詔,立李重茂為皇太子,而自己則作為皇太后攝政,其實這個時候,明眼人心里都很清楚,韋太后這并不是攝政,而是專政。韋太后重用女官,并且對這些女官中飽私囊、賣官鬻爵的事情從來不管,韋氏的女兒、姐妹、母親等人,都憑借著韋氏的地位,肆意橫行,只要拿得出三十萬錢的人,不管什么職位身份,都可以得到正統(tǒng)官位,而且還是皇上親自任命的,所以有太多胸無點墨的人因為有錢而居高位,這也加快了朝廷中內(nèi)政腐壞的腳步。
李隆基當時為臨淄王,與太平公主交好,當聽說韋太后準備效仿武則天登基為王,有意坐擁天下的時候,他們毅然起兵發(fā)動“唐隆之變”。李隆基來勢兇猛,有種視死如歸的氣勢,此時韋后亂了方寸,她的寵臣、謀士先后被李隆基斬于馬下,李隆基的人馬封鎖了皇宮,韋后本想通過飛騎營逃生,卻被李隆基安插的心腹斬首,至于安樂公主以及其他韋太后的人皆被斬首、收押。
韋氏有處理政事的能力自然是好的,但是錯就錯在她把武則天當作偶像,妄想成為第二位女皇,怎奈她不但沒有武則天的魄力,也沒有與之相配的才華,死后連封號都沒有,被貶為庶人。
【趣味鏈接】
傳說韋香兒本名叫韋蓮兒,小的時候雖然乖巧伶俐,但是相貌普通,韋香兒的父親韋玄貞也只是一位普通的官員,連攀權(quán)附貴的機會都很難有。小小年紀的韋香兒不甘心這樣庸庸碌碌過一輩子,于是她四處尋訪,遇到一位道長,道長答應為她占卜,驚訝于她不平凡的命運,給了她一張藥方,告訴她按照這藥方上面的方法使用,日后定會改變命運。
韋香兒告別了道長,回到家中后找來了藥方上所有的草藥,嚴格按照藥方上的方法使用,果然,沒到半年的時間,韋香兒身上發(fā)出一種異香,而且皮膚變得白皙,整個人都變美了。
然后道長的話應驗了,韋香兒的命運開始改變。當時還是太子的李顯一次打獵時從韋香兒家的府邸經(jīng)過,正巧韋香兒在庭院中,李顯循著空氣中淡淡的香味走進了韋家,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自帶香氣的女子,回到宮中便立刻請武則天賜婚,武則天也很喜歡當時的韋香兒,于是冊封韋香兒為太子妃。
上一篇:唐中宗李顯皇后趙氏:武后階下囚,毒手再難逃
下一篇:唐太宗李世民后妃徐惠:賢德多才得君心,真情追隨終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