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陸游
人言悲秋難為情, 我喜枕上聞秋聲。
快鷹下鞲爪觜健, 壯士撫劍精神生。
我亦奮迅起衰病, 唾手便有擒胡興。
弦開雁落詩亦成, 筆力未饒弓力勁。
五原草枯苜???, 青海蕭蕭風卷蓬。
草罷捷書重上馬, 卻從鑾駕下遼東。
〔鞲(gou)〕養鷹人臂上所帶皮套?!补P力未饒弓力勁〕筆力和弓力同樣地堅強。未饒,不讓。〔五原〕漢時有五原郡,治所在今內蒙五原縣。
陸游詩歌中最寶貴的部分是洋溢愛國熱情,充滿浪漫主義精神,具有強烈戰斗性的篇章。他從小就立下“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壯志,懷著愛國赤心日夜盼望著收復失地。詩人五十歲在蜀時所作的《秋聲》一詩,充分表達了他一生中這個最大的愿望。
詩的開頭就展現出一個全新的境界:歷來被人們認為悲涼的秋聲,在陸游聽來卻成為一種鼓舞斗志的力量?!拔蚁舱砩下勄锫暋?,為什么“喜”呢?他認為秋天是打獵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是出征消滅敵人的季節。
詩人接著寫道:在這大好的季節里,獵鷹躍躍欲試,戰士精神抖擻。詩人也一掃低沉情緒,“上馬擊狂胡”的勁頭空前高漲。獵物到手!頑敵被殲,詩作也成,凱歌已奏,然而詩人的筆力弓力仍然堅強有力,乘勝打擊敵人的勁頭更足了。
詩的結尾部分,陸游展開豐富的想象:在北方,金兵就象苜蓿、蓬草一樣被一掃而光。前線捷報頻傳,勝利之師向著敵人的老巢沖殺過去?!跋逻|東”即向金國都城遼陽進發,把戰爭推向金國的心臟地區。
陸游的愛國熱情,往往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聯想表現出來。這首詩就是由秋天聯想到打獵,由打獵聯想到打金兵,由打金兵進而聯想到收復北方失地,直搗金人老巢。環環相扣,構思巧妙。抒發了堅強勇敢的戰斗豪情。全詩節奏明快緊湊,設喻自然,想象豐富,體現出浪漫主義色彩。
上一篇:《石灰吟·明·于謙》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美女篇·魏·曹植》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