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贈蕭瑀》中外哲理詩賞析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忠臣。
勇夫安知義, 智者必懷仁。
“疾風知勁草”一語,出自宋·范曄《后漢書·王霸傳》。此語原為漢光武帝劉秀贊譽王霸之言。“光武謂霸曰:‘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努力,疾風知勁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經過危難或戰亂的嚴峻考驗,才能識別出誰的意志堅強,誰是忠誠可靠者。李世民在此詩中用此贊美蕭瑀。次句的“板蕩”乃《詩經·大雅》中兩篇作品的名稱。《板》、《蕩》二詩譏刺周厲王無道,敗壞政局。后以“板蕩”代指政局變亂,社會動蕩。唐吳兢《貞觀政要·忠義》亦有“板蕩識忠臣”之語,可見此語在唐初常為人們所引用。后二句則另換角度,繼續盛贊蕭瑀。徒有一時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義”,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懷仁德。而這真正的“智者”顯然還是指蕭瑀。
今天, “疾風知勁草”與“路遙知馬力, 日久見人心” (見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二語同為人們用作知人識人的格言。
上一篇:《蘇軾·贈劉景文》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杜牧·赤壁》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