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倉子》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新唐書》卷五十九《藝文志三》神仙三十五家中著錄王士元《亢倉子》二卷。下注曰:“天寶元年,詔號《莊子》為《南華真經》,《列子》為《沖虛真經》,《文子》為《通玄真經》,《亢桑子》為《洞靈真經》。然《亢桑子》求之不獲。襄陽處士王士元謂:‘《莊子》作庚桑子,太史公、《列子》作亢倉子,其實一也。’取諸子文義類者補其亡。”又,唐·劉肅《大唐新語·著述》:“道家有庚桑子者,代無其書,開元末,襄陽處士王源撰《亢倉子》兩卷以補之。序云:‘《莊子》謂之庚桑子,《史記》作亢桑子,《列子》作亢倉子,其實一也。’源又取《莊子·庚桑楚》一篇為本,更取諸子文義相類者,合而成之。亦行于代。”
【釋義】《亢倉子》為道家典籍,舊題庚桑楚撰,實乃唐代王士元輯補。
【例句】他每是文中子門徒,亢倉子志友。(鄧學可套曲[正宮·端正好]《樂道》[呆古朵])以“亢倉子志友”比喻道教徒。
上一篇:元曲典故《井底觀天(井蛙)》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伉儷》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