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舊雜詩(選二)
作者: 黃景仁
【原詩】:
其一
風亭月榭記綢繆(1),夢里聽歌醉里愁。
牽袂幾曾終絮語,掩關(guān)從此入離憂(2)。
明燈錦幄珊珊骨(3),細馬春山剪剪眸(4)。
最憶瀕行尚回首(5),此心如水只東流。
其三
遮莫臨行念我頻(6),竹枝留涴淚痕新(7)。
多緣刺史無堅約(8),豈視蕭郎作路人(9)。
望里彩云凝冉冉,愁邊春水故粼粼(10)。
珊瑚百尺珠千斛,難換羅敷未嫁身(11)。
【譯意】:
其一
回憶與她在輕風月下的亭榭里幽會的纏綿;在夢里聽到她婉轉(zhuǎn)的歌聲,在酒醉時也感受到深深的離愁。
她常常牽著我的衣袖,輕聲細語,訴說纏綿;而當她掩門而去,我便沉入了無盡的憂愁之中。
在華燈明燭、錦幄高張之下她骨秀姿豐、體態(tài)飄逸,與她騎馬出游賞春時,她的明眸炯炯有神、攝人心魄。
最讓人思憶的是,臨分別之時,她還不斷回首,依依不舍;我這顆思念的心啊,就像流水一樣,永遠向東流去,一直不停歇。
其三
分手之際,請不要頻頻顧念我,也不要為過去的事傷心,竹枝已被泥土玷污,當時的斑斑淚痕已被新的淚痕掩去。
你嫁給他人,主要還是因為我如唐代的刺史杜牧沒有堅守信約,難道這樣,你就能把自己所愛過的蕭郎當作路人嗎?
望穿冉冉升起的彩云,我惆悵不已;憂愁就像無邊的春水,依舊波光粼粼。
珊瑚百尺,明珠千斛,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也不能使美如羅敷的她回到自己身邊,因為她早已不是未嫁時的她了。
【點評】:
《感舊雜詩》四首是與《綺懷》組詩同題材的作品,內(nèi)容是追懷過去的一段愛情經(jīng)歷。這里是第一、三首。
第一首詩選擇最具典型意義,最富于特征的片段描寫任務(wù),不僅使人物形象鮮明,而且能夠透視人物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白居易《采蓮曲》中“逢郎欲語低頭笑”,李清照《點絳唇》詞中“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等,皆用此等筆法。這首詩運用這種很有特色的藝術(shù)手法,已臻化境。牽袂絮語寫盡戀人間的情意綿綿;珊珊骨、剪剪眸,勾勒出情人楚楚動人的姿容。尤其是“最憶瀕行尚回首”一句,把臨別時的千種柔情、萬般恩愛都寓于這一具有典型意義的動作之中,極具藝術(shù)魅力。
第三首詩情人已委身他人,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也再難回到自己的身邊。對于這種愛情悲劇,唐詩人張籍在《節(jié)婦吟》中有“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感嘆;崔郊《贈去婢》有“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的悲傷。這首《感舊》則用“珊瑚百尺珠千斛,難換羅敷未嫁身”二句,為被埋葬的愛情唱了一曲沉痛的挽歌。這兩句,將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傷感、悔恨、遺憾、無奈等感情,表現(xiàn)得深沉委婉,給人纏綿悱惻之感。
上一篇:《愁懷》情詩三百首賞析
下一篇:《懊儂歌》情詩三百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