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 魚 島①
島姓中華自古然,琉球釣嶼兩相安②。
賊心覦覬垂涎久,蛇口張狂吞象難。
甲午國人長飲恨,壬辰神箭已巡天。
爾曹焚火自焚日,莫謂莊公不預言③!
①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舉行內閣會議,決定用20.5億日元,從所謂“土地權所有者”手中將釣魚島、北小島、南小島購入,將其“國有化”;9月11日與釣魚島所謂的“地權者”簽訂“買賣合約”。我國政府對此采取果斷反制措施,宣布該區諸島基點,彰示主權。此舉深得海內外中國人擁護。釣魚島本屬我國,甲午戰爭前日本偷偷摸摸欲占島,未成;甲午戰爭后,中日簽訂不平等《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日本趁機非法將島劃入其版圖。二戰日本投降,釣魚島本應隨臺灣歸還中國,卻被美國隨琉球群島進行托管,留下隱患。1971年美國將琉球群島交與日本的同時,毫無道理地將釣魚島也交給了日本,造成今日之態勢。
② 釣魚島自古屬于中國,在明清地圖上均有詳細標記。琉球群島古為琉球國,非屬日本,明清兩朝期間向中國朝貢,兩國疆界清晰,關系友好,均明晰釣魚島在我國而不在琉球境內。后日本吞并琉球,開始垂涎我國釣魚島。
③ 春秋時,鄭國國君鄭莊公繼父鄭武公即位后,其弟共叔段竭力擴充自己的封地,圖謀奪取王位。有人告鄭莊公,莊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同時積極準備迎擊叛軍的進攻。后共叔段起事,莊公大軍進剿,當地人民也群起反抗,配合莊公戰斗,共叔段戰敗自殺。這個典故出自《左傳o隱公元年》,并被《古文觀止》錄為首篇,名為《鄭伯克段于鄢》。
上一篇:梅山詩稿《采桑子·過巫山》原文賞析
下一篇:梅山詩稿《阿米希人》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