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柳宗元①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p>
驚風(fēng)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②。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③,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
【注釋】
①柳宗元:見《別舍弟宗一》。
②飐(zhǎn):吹動。芙蓉:荷花。薜荔(bìlì):一種常綠的蔓生植物。
③百越:也稱百粵,泛指南方各地。
【詩本事】
公元805年,唐德宗李適死,太子李誦(順宗)即位,改元永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勢力的反撲,僅五個月,“永貞革新”就遭到殘酷鎮(zhèn)壓。王叔文、王伾被貶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員柳宗元、劉禹錫等八人分別謫降為遠州司馬。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二王八司馬”事件。直到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與韓泰、韓曄、陳諫、劉禹錫等五人才奉詔進京。但當(dāng)他們趕到長安時,朝廷又改變主意,竟把他們分別貶到更荒遠的柳州、漳州(今福建龍溪縣一帶)、汀州(今福建長汀一帶)、封州(今廣東封開縣一帶)和連州(今廣東連縣一帶)為刺史。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時所寫。
【賞評】
詩最貴真。無論境界大小、情趣雅俗,只要真,便可喜,至少不可厭。尼采說“一切文學(xué),余愛以血書者”,也是這個意思。城上高樓接大荒,想蒼蒼莽莽的地方,高樓一望野草蔓延到天邊,該就是這第一句的意境;“海天愁思正茫茫”,寫混雜著的滿腹愁思,說不清道不明,也只有海和天可以形容這涵蓋了詩人整個世界的混茫愁思?!绑@風(fēng)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芙蓉薜荔,何等的芬芳,然而脆弱;驚風(fēng)密雨,又是何等的動人心魄與殘酷!這不正是詩人內(nèi)心生活的寫照嗎?他的世界,已經(jīng)靡靡搖搖了。他想一望故土,可是“嶺樹重遮千里目”;看看回家的路途,卻“江流曲似九回腸”,歸路艱難險阻。來這樣的荒蠻地方也罷了,誰知連封信也寄不出!詩人心中的苦悶傷感洶涌而發(fā)。
柳詩經(jīng)常帶著楚辭般的芬芳氣息。他的性情如同芙蓉薜荔般的芳潔,但也有和芙蓉薜荔類似的脆弱,難彎易折。“驚風(fēng)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柳宗元最終死于貶所,未能像劉郎那樣去了又來。詩能成讖,便是因為它反映了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的真性情。這樣的詩可謂“以血書者”,自然感人,是珍貴的。
【詩評選輯】
①明·顧璘《批點唐音》卷九:(三四句)又下中唐一格。
②明·郝敬《批選唐詩》卷二:精工雄暢,有風(fēng)骨。
③明·陸時雍《唐詩鏡》卷三七:語氣太直。
④清·沈德潛《唐詩別裁》:從登城起有百端交集之感。
⑤清·黃叔燦《唐詩箋注》卷五:登樓凄寂,望遠懷人?!败饺亍?、“薜荔”,皆增風(fēng)雨之悲;“嶺樹”、“江流”,彌攬回腸之痛。昔日同來,今成離散,蠻鄉(xiāng)絕域,猶滯音書,讀之令人慘然。
⑥清·無名氏《螢窗清玩》第四卷碧玉簫:梅映雪曰:“唐人精于詩,其風(fēng)格聲調(diào),真足超軼古今。有以風(fēng)雅勝者……有以喻意勝者,如柳詩‘驚風(fēng)亂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是也?!?/p>
上一篇:孟浩然《留別王維》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
下一篇:王 維《相思》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