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中女
于 ①
吾聞池中魚,不識海水深。吾聞桑下女,不識華堂陰。
貧窗苦機杼,富家鳴杵砧②。天與雙明眸,只教識蒿簪③。
徒惜越娃貌④,亦蘊韓娥音⑤。珠玉不到眼,遂無奢侈心。
豈知趙飛燕,滿髻釵黃金。
【注釋】
①于:見《辛苦吟》。
②杵砧:搗衣的槌棒與墊石。
③蒿簪:用蒿草做的發簪。
④越娃貌:如西施等越國女子的美貌。
⑤韓娥音:《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賞評】
這首詩寫得極動心曲,讀罷禁不住問:為何人間有大貧大富?為何同在一片藍天下,卻有這么大的差距?前四句詩人敘寫貧女若“池中魚”、“井底蛙”一般,見識短淺,沒有看過深廣無涯的“海水”,沒有見過富貴人家的“華堂”,讀來極讓人憐惜。接下來二句“貧窗苦機杼,富貴鳴杵砧”,詩人對比寫出“貧”與“富”相差萬里的生活,貧苦人家沒日沒夜地拼命在機杼旁卻短衣布褐,富貴人家整日整夜地逍遙在酒桌上卻遍身綺羅!下四句為詩人代“里中女”抱打的不平之語,上天也給了她“雙明眸”,卻只讓這雙美麗的大眼睛識些蒿草,上天也給了她“越娃貌”、“韓娥音”,卻又徒自讓她終老荒村陋巷!最后四句“珠玉不到眼,遂無奢侈心。豈知趙飛燕,滿鬂釵黃金”,寫出了“里中女”茫然無知無欲無求的心態,貧女這種心態更反襯出社會的不公。既然她的“明眸”看不到炫目的珠玉,她也就不會生出“奢侈心”,可“黃金”畢竟與“蒿簪”不同呀!她若生在富貴之家也應是錦衣玉食環佩鏗鏘的大小姐吧。
上一篇:元 稹《連昌宮詞》察古觀今詩賞析
下一篇:吳 融《金橋感事》察古觀今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