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曲
(唐)翁綬
邊聲四合殷河流①,雨雪飛來遍隴頭。
鐵嶺探人迷鳥道,陰山飛將濕貂裘②。
斜飄旌旆過戎帳③,半雜風(fēng)沙入戍樓。
一自塞垣無李蔡④,何人為解北門憂。
【作者簡介】
作者翁綬見前《隴頭吟》作者簡介。
【詞語簡注】
①殷(音yīn):象聲詞,形容邊地之聲。
②貂裘(音diāo qiú):貂,一種動物,皮毛珍貴,此即指貂皮;裘,毛皮衣服,在此指貂皮制作的衣服。
③旌旆:古時軍隊征戰(zhàn)用的旗幟。
④塞垣:指邊塞的城墻。垣(音yuán),城墻。
【內(nèi)容簡析】
翁綬的《雨雪曲》,是一首典型的寫景詩。唐詩寫景,通常多為抒情而設(shè)。即是純乎寫景,也滲透著作者的主觀感情。本詩起筆即寫景:邊聲四合,河流奔涌,雨雪交加,落遍六盤山頭。三、四兩句,寫的雖是自然環(huán)境艱難,仍遮掩不住邊地戰(zhàn)爭的艱苦:鐵嶺上的偵探因雨雪迷失了鳥道,陰山上的飛將因雨雪浸濕了戰(zhàn)袍。五、六兩句,寫寒雪冷雨中,斜飄的軍旗掠過了營帳,夾雜著狂風(fēng)的黃沙飛入了戍樓。最后兩句,詩人慨嘆:自從邊塞城垣上沒有了李廣這樣的英武大將,什么人還能解除朝廷對北方邊地的憂慮?詩人于景中寄情,感傷時事,心憂天下,情真意切。
上一篇:(宋)歐陽修《長 相 思》六盤山詩詞賞析
下一篇:描寫《萬縣地區(qū)》的詩詞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