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格子河石林》原文、賞析、鑒賞
位于湖北巴東南岸,二○九國道上,距巴東縣城70公里。在這塊方圓幾公里的地方,布滿奇峰怪石,有的獨立挺拔,有的形似蘑菇,有的形如圓柱,有的恰似利劍直插藍天,有的宛若仙女坐于石上,有的像巨大的無字碑,有的如將軍躍馬出征,有的像雄鷹展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石林妙趣橫生。石林對岸,有一條長千米、高數(shù)十米的石壁依河屹立,天險可畏,有幽徑盤繞其間,“九龍觀”立于巖上,驚險萬狀,朝觀日出,夕觀日落,另有一番奇異景象,是長江三峽中一個獨具特色的旅游景點。
〔現(xiàn)代散文〕 新發(fā)現(xiàn)的格子河石林區(qū),風(fēng)景優(yōu)美,是長江中上游交界處難得的游覽勝地。
格子河的石林是一色的石灰?guī)r峰林,真正鬼斧神工,窮極萬狀,石筍峭立,高秀插天。有的像巨大的無字碑,有的似壯觀的蘑菇云,有如將軍躍馬,有似戀人偎依,或如雄鷹展翅,或如羔羊待哺。石峰上很多洞穴,形狀不一。有叫穿心洞的,有叫通天洞的,有叫羊羔洞的,有叫一線天的。身臨其境,使你頓生“兩岸對峙依霄漢,昂首喜觀一線天”之感,而這些筆墨無法形容的萬千石林,頂上都長著古松奇樹,壁上掛著綠蘿青藤,就好像霓裳羽衣的少女。石林之間,巷巷相通,有的僅容一人通過,有的則可并走數(shù)人,巷道彎曲,有如進入迷宮。在這千姿百態(tài)的石林之間,竟有一塊兩畝多地的平坦坦的壩子,鋪著綠茵,夾雜著五彩的山花,像一塊大地毯,供游人席地而坐休息養(yǎng)神,或觀賞奇景。尤為奇絕的是草場南邊,有一巨大石柱,宛如一位全身披掛的將軍,面對草場,在檢閱部隊。一道潺潺流水清澈見底,在兩片林區(qū)中通過,更給這石林增添了嫵媚之感和萬千柔情。
有人建議在格子河下游建人壩,將河水壅高,使河谷間出現(xiàn)人工平湖,那么湖水恰好到石林腳下,碧綠碧綠的鏡子般的湖水里便會出現(xiàn)石林的倒影。那時既可在平湖中蕩舟,又可在湖畔垂釣,將會給旅游者帶來更大的興致和快慰。
在格子河的左岸,靠近岸邊,有一排奇形怪狀的石林,其中有一個30多米的石柱,遠看像支筆,近看,石柱的頂端有一黑石,形如鷹頭,在俯視整個林區(qū),名曰鷹嘴崖。鷹頭好像在上下左右不停地晃動。
從鷹嘴崖向西走,又有一排石林聳立,遠望像個筆架,近看中峰像個人頭,兩邊一峰有個穿心洞,另一峰像座寶塔。登高而上,山上有個寨子,里面有座板壁崖,和前面三峰之間隔著二百多米長的巷子,這就是著名的夾巷子絕景,由此此再往西走,一座海拔1600米的陡峭峰巒聳立在你眼前,直插藍天。沿著石階爬上峰頂,祖師殿把峰頂占了個寸土不剩,四周都是刀削斧劈的懸崖峭壁,數(shù)棵古老的油松,從崖縫中長出來,枝葉虬蟠,好像伸出臂膀,歡迎你的到來。
和九龍觀遙相呼應(yīng)的兩座廟,建在格子河下游右岸的一座陡崖上,有一個對穿的橢圓形大洞,人們在洞中修了一座建筑別致、十分有趣的小廟。從這個小廟中出來,順著巖壁上的小路向上爬一百多米,便到了峰頂。峰頂有一大廟,幾人合圍的古松參天,濃蔭遮地,還有幾株迎客松,長在巖壁上,更增添了極大的吸引力。
(齊 克)
〔民間文學(xué)〕
格子河原來叫清水溪。在清清的溪水邊,有一個大青草壩子,中間,長著一棵七八人才能圍抱的大油杉樹。油杉樹避雨遮風(fēng),夏天人們經(jīng)此必停下歇涼。什么時候清水溪又改名格子河呢?這是多年多代的事了。
傳說,一天神農(nóng)帝帶著徒弟娃子,嘗百草,采草藥,路過清水溪,見大油杉樹下有很大的一塊陰涼壩兒,便放下藥鋤子,卸下藥背夾子,和徒弟娃子下棋。平時徒弟娃子根本不是他的對手。這天下棋偏偏出鬼氣,下一盤輸一盤,而且輸?shù)脩K,每次只剩下個“孤將軍”。一氣之下,神農(nóng)帝將棋盤一腳踢翻,藥鋤子一拿,藥背夾子一背,氣沖沖地走了。徒弟娃子見師傅氣成這個樣子,一家伙慌了神,拎起藥鋤子,背起藥夾子,趕忙去追師傅。徒弟娃子追上了師傅,不言不語,跟在師傅后面走。師徒二人走哇走哇,過了清水溪,徒弟娃子突然想起棋子、棋盤還丟在樹下,一時嚇得面如土色。天啦!這棋子盤都是用金子作的,這家伙丟了怎么得了?師傅不會饒他的。沒法,他只得如實把事情告訴了師傅。神農(nóng)帝一聽,好不吃驚,折身轉(zhuǎn)去和徒弟娃子去找棋子棋盤。他們連走帶跑地趕到大油杉樹下,一看,哪還有棋子棋盤呀!連影子也沒有了。神農(nóng)帝是個細心人,站在油杉樹下,舉目四望,細細觀察。一個時辰過去了,神農(nóng)帝終于看出了名堂。原來呀,踢翻了的棋子棋盤變了。棋盤哩,變成了一格一格的石巷子,棋子哩,變成了一座一座的石峰。神農(nóng)帝沒去責(zé)怪徒弟娃子,仰天長嘆一聲,說:“該因如此。也好,這里以后再不叫它清水溪了,就叫它‘格子河’好了。”
格子河的名字就這樣傳開了。
(戴箕忠 整理)
上一篇:詠《馬鞍山·林散之藝術(shù)館》詩詞散文賞析
下一篇:詠《咸寧·桂花之鄉(xiāng)》詩詞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