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并序)》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魏明帝青龍?jiān)臧嗽拢t宮宦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1。宮宦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2。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3。
茂陵劉郎秋風(fēng)客,夜聞馬嘶曉無跡4。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5。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guān)酸風(fēng)射眸子6。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7。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8!
攜盤獨(dú)出月荒涼,渭城已遠(yuǎn)波聲小9。
【注釋】
1.青龍?jiān)辏呵帻埵俏好鞯鄄茴5哪晏?hào)。據(jù)《魏略》等有關(guān)史書記載。本詩所述拆遷銅人事,發(fā)生在魏明帝景初元年(237),青龍?jiān)晔钦`記。西取:魏國建都洛陽,由洛陽到西邊的漢都長安去拆取銅人,所以說“西取”。捧露盤仙人:據(jù)《三輔皇圖》載,漢武帝迷信神仙長生之術(shù),曾于長安建章宮造神明臺(tái),高二十丈,上鑄銅仙人以掌捧銅盤,承接云表之露,取露和玉屑而飲,以求長生。
2.潸(音shan)然:流淚的樣子。
3.唐諸王孫:李賀是唐宗室鄭王李亮(高祖李淵之叔)的后代,所以自稱“諸王孫”。
4.茂陵:漢武帝的陵墓,在今陜西興平縣東北。劉郎:指漢武帝劉徹。秋風(fēng)客:秋風(fēng)中的過客,猶言悲秋之人。劉徹曾作《秋風(fēng)辭》,其中有“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的詩句,所以稱他為“秋風(fēng)客”。據(jù)《漢武故事》說:“甘泉宮恒自然有鐘鼓聲,候者時(shí)見從官鹵簿似天子儀衛(wèi),自后轉(zhuǎn)稀。”這大約是“夜聞馬嘶”所本。此二句寫漢武帝陰魂預(yù)知有人來搬運(yùn)他的銅人,故于夜晚顯示靈異,并點(diǎn)出事情發(fā)生在秋天。
5.畫欄:繪有花紋圖案的欄桿。秋香:指桂花的芬芳。三十六宮:漢長安有離宮別館三十六所。土花:苔蘚。此二句寫宮的荒涼衰敗景象。
6.指千里:是說向魏都洛陽進(jìn)發(fā)。東關(guān):指長安都東門。酸風(fēng):指刺眼的冷風(fēng)。眸(音mou)子:眼中的瞳人,指銅人的眼球。
7.空將漢月:是說銅人離開漢宮和故主,只有天上的明月相陪伴。憶君:謂銅人惦念它的故主漢武帝。君:指劉徹。鉛水:指銅人所流的眼淚。
8.衰蘭:秋天凋殘衰敗的蘭花。客:指被遷移而去的金銅仙人。咸陽道:即指長安道。咸陽是秦都城,今陜西咸陽縣東的渭城故城就是秦咸陽舊址。這句的“咸陽”和末句的“渭城”都泛指長安。天有情亦老:天不會(huì)象人一樣有感情,也不象草木有盛衰。這是用假設(shè)語氣深入一層,極言銅人被搬離長安時(shí)情景的令人悲傷。
9.攜盤獨(dú)出:是指銅人獨(dú)自攜帶承露盤出長安城而去。渭城:即秦都咸陽,漢改為渭城縣,故址在今陜西省咸陽市東北二十里。這里用來代指漢都長安。波聲:指渭河水聲。渭河源出甘肅省魏源縣鳥鼠山,流經(jīng)陜西中部長安城北。波聲小:謂離長安越來越遠(yuǎn)。
今譯
魏明帝青龍?jiān)臧嗽拢鞯哿顚m廷官吏牽引車輛,往西京長安搬取漢武帝所立的捧露盤金銅仙人,打算立放于洛陽宮廷前殿。宮官到長安拆卸完畢,銅人臨上車時(shí)潸然淚下。唐朝王孫李長吉有感于此,于是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長眠在茂陵的漢武帝劉徹,
你吟詠悲秋,應(yīng)說是秋風(fēng)中的過客,
夜色里,有人已聽到你的馬隊(duì)嘶鳴而過,
清曉時(shí),卻又全然無跡無轍。
畫欄中的桂枝呵,
它的清香似乎還在空中飄拂,
那三十六所離宮別館呵,
卻已經(jīng)是苔蘚青碧,荒涼蕭瑟。
向千里之外的魏都進(jìn)發(fā),
魏國宮宦牽著
載有你金銅仙人的車,
東關(guān)拂曉那刺眼的冷風(fēng)呵。
向你的眼眸激射。
空有漢月多情陪伴出宮門,憶念起舊主劉徹
不禁清淚酸酸,
鉛水滴落。
咸陽道上,枯衰的蘭花
無語送客。
此情此景,天如有感情,
也當(dāng)會(huì)衰老幾多。
金銅仙人呵!你
獨(dú)自攜盤出國,
伴著荒涼的月色,
渭城已越來越遠(yuǎn),
越來越遠(yuǎn),
漸漸地,聽不到了
渭水河的——濤波。
上一篇:李賀《南園十三首》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下一篇:李賀《致酒行》原文|賞析|翻譯|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