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2。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3。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4。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5。
【注釋】
1.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正月,史思明之子史朝義兵敗自殺,其部下率軍降唐。延續七年零三個月的安史之亂,至此基本結束。時杜甫流落在梓州(今四川三臺縣)。河南河北:今洛陽一帶及河北北部。
2.劍外:劍門以南,此代指蜀地。薊(音ji)北:古薊州州治在今北京東北。薊北是泛指唐時幽州、薊州一帶地方,即今河北省北部,當時是安史叛軍的根據地。
3.“卻看”二句:卻看:回頭看。漫卷:胡亂地收卷。欲:象要。
4.“白日”二句:縱酒,開懷暢飲;青春,指春天;作伴,與家人為伴。
5.“即從”兩句:預擬還鄉的路線,上句出蜀入楚,由西向東:下句由楚向洛,自南而北。巴峽,疑指長江上游四川巴縣(今重慶市郊)至涪陵一帶的山峽。巫峽,在今四川巫山縣東,為三峽中最長者,故此處概指三峽(包括瞿塘、西陵二峽)。便下:就下,再下。末句下原注:“余田園在東京。”東京即洛陽。
今譯
從劍外蜀地
忽然傳來
收復薊北叛軍盤踞之地的消息,
剛一聽到這喜訊,
淚水就打濕了
我的衣。
再看看妻子,
愁顏也早九重天去,
我順手將詩書卷起,
歡喜得幾乎狂迷。
面對著白日晴空,
我要縱酒高歌,
趁著明媚春日,
正好伴我歸還鄉里。
我那高飛的神魂呵,
已從巴峽穿過巫峽,
又從襄陽轉向洛陽而去。
上一篇:杜甫《水檻遣心二首·其一》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下一篇:杜甫《宿府》原文|賞析|翻譯|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