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構峰巔,松蘿作扉闥②。詰曲頻攀躋,造極心乃豁。一覽眾山小,左挹云容活③。鶴唳與鹿呦,饒伊相問答。
注釋 ①作于乾隆十年 (1745)。四面云山亭子在避暑山莊西部最高處。每至重陽,弘歷常于此登眺宴飲,“一年一度暢吟觀”。至88歲時(逝前一年)仍不輟登亭賦詩之舉。②扉闥: 都指門。③左挹句: 向東似可摘取窮極變幻的云朵。左指東,這里指面向山莊的廣闊地區,地勢由此漸低。挹: 汲取。
四柱構峰巔,松蘿作扉闥②。詰曲頻攀躋,造極心乃豁。一覽眾山小,左挹云容活③。鶴唳與鹿呦,饒伊相問答。
注釋 ①作于乾隆十年 (1745)。四面云山亭子在避暑山莊西部最高處。每至重陽,弘歷常于此登眺宴飲,“一年一度暢吟觀”。至88歲時(逝前一年)仍不輟登亭賦詩之舉。②扉闥: 都指門。③左挹句: 向東似可摘取窮極變幻的云朵。左指東,這里指面向山莊的廣闊地區,地勢由此漸低。挹: 汲取。
上一篇:毓朗《題侗將軍西園》
下一篇:恒順《題愛新覺羅·烏拉熙春《滿語語法》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