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敦誠·寄懷曹雪芹》原文賞析
少陵昔贈曹將軍,曾曰魏武之子孫。君又無乃將軍后,于今環堵蓬蒿屯。揚州舊夢久已覺,且著臨邛犢鼻裈。愛君詩筆有奇氣,直追昌谷破籬樊。 當時虎門數晨夕, 西窗剪燭風雨昏。接離倒著容君傲, 高談雄辯虱手捫。感時思君不相見,薊門落日松亭樽。勸君莫彈食客鋏,勸君莫扣富兒門。殘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
這首詩是寫給作者的好友曹雪芹的。據載,作者敦誠及其弟敦敏與曹雪芹均有交誼。在詩中,詩人高度地贊揚了這位偉大文學家的才華、品德,對其懷才不遇、家境的窮困深表同情,并告誡朋友不要寄食權門,要樂于貧賤,安心著述。
全詩十八句,分三層。第一層為前六句,敘述曹雪芹出身名門,但遭到不幸,家境窮困。六句詩用了三個典故。先從杜甫贊揚曹霸說起。他在《丹青引》 中云: “將軍魏武之子孫,于今為庶為清門。”曹霸是盛唐畫家。曾為左武衛將軍,玄宗末年獲罪,削籍為庶人。杜甫頌揚曹霸是名門之后,文武兼備,遭遇又是那樣不幸: “君又無乃將軍后,于今環堵蓬蒿屯。”這里,作者結合曹雪芹的身世,引申杜詩的說法,你莫非是曹霸將軍的子孫,文武全才,卻又遭到如此不幸! 據載,曹雪芹生在貴族世家,曾祖、祖父、父世襲江寧織造,后獲罪,家道衰落。曹雪芹時,“舉家食粥”,過著“蓬藤茅椽,繩床瓦灶” 的窮困生活。“揚州舊夢”是化用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 (《遣懷》),指昔日的榮華富貴只不過是南柯一夢,醒來時,眼前依然是一片凄涼,窮困。“久已覺”,點明曹雪芹早已看穿,不再留戀往日的繁華。“且作臨邛犢鼻裈”,用西漢司馬相如的故事作比。據《漢書·司馬相如傳》載,大文學家司馬相如窮困時,與妻卓文君在臨邛(今四川邛崍縣)賣酒,文君當壚,司馬相如穿著牛鼻短褲,與雜工一起干粗活。這一層中用曹霸、司馬相如作比,表現了作者對友人的深刻同情。
第二層是中間六句,贊揚曹雪芹的才華、品德、風度及他們之間的友誼。“詩筆有奇氣”,不僅指詩,也包括文。其詩文的風格淵源于李賀的奇詭,又能沖破其“籬樊”,自有創造。“當時” 以下四句是作者回憶與曹雪芹在“宗學” 時朝夕相處,形影不離及曹的談吐、風度。據載,曹雪芹曾在宗學任職,他們之間有一段很深的交誼。“西窗剪燭風雨昏”,借用李商隱的詩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夜雨寄北》); “接離”,古代的一種頭巾。“接離倒著”,用晉代山簡的故事寫醉后狂態。據《晉書·山簡傳》載, 山簡鎮襄陽時,出游醉歸,兒童歌曰:“日暮倒載歸,酩酊無所知。復能騎駿馬,倒著白接離。”“高談雄辯虱手捫”,用前秦名相王猛作比。據《晉書·王猛傳》載,王猛出身貧寒,卻才華橫溢,參見東晉桓溫將軍時,披著破舊短衣,一面談論國家大事,雄辯滔滔,一面捫虱,旁若無人。用山簡、用王猛作比,寫出曹雪芹的傲岸不屈、才華出眾。
第三層是寫對朋友的思念和希望。“感時思君”,起過渡作用。這二句之下作者自注,在青峰口(長城關口,在今河北遷西縣北),而曹雪芹在北京,故云“不相見”,由于思君,自然想起往日的友誼;在薊丘(今北京)同看落日、在松亭(在今河北)對酒暢飲的日子。“勸君”以下四句是勸勉。“食客鋏”,用《戰國策·齊策》馮諼為孟嘗君門下客,三彈劍鋏而歌的故事。富兒門,是化用杜甫詩句“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勸戒朋友不要寄食權門,也飽含了作者在官場中的辛酸!“著書黃葉村”,是活用蘇軾詩句“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蔞南黃葉村”(《書李世南所畫秋景》)。這里殷切希望朋友要發揮其天才,安心著述,不能在貧窮中倒下!
全詩寫曹雪芹的身世、才華、品德、風度及他們的友誼和作者的希望,層次井然,語言質樸,感情真摯,用典雖多,但貼切而自然,沒有枯燥、生僻之感。
上一篇:古詩《李東陽·寄彭民望》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查慎行·寒夜次潘岷原韻》原文賞析